與此同時,榆林城內兵備道衙門內氣氛凝重,兵備道白貽清正與幾位將領圍在輿圖前,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府穀已失,附近五堡已失其三,現在黃甫川堡也危在旦夕。"
白貽清聲音低沉,手指重重敲在輿圖上,"若黃甫川堡有失,咱們都是陷城失地的罪人。"
另外白貽清還有一件事沒說出來。他想當巡撫接洪承疇的班,如果失地過多,陛下怎麼會考慮他?所以這次他打算主動出擊,殺殺賊軍的銳氣。
為此,他專門問西安要了一筆銀子,給延綏還能調動的軍士補了一筆餉銀現在士氣可用。
參將殷體性盯著輿圖,濃眉緊鎖:"大人,末將願率兵增援。"
白貽清抬眼打量這位三十出頭的將領,殷體性出身將門,隻不過是山西那邊的,在遼東與後金作戰時立過戰功。去年才調來榆林他作戰勇猛卻不失謹慎,正是此刻最需要的人選。
"你需要多少人馬?"白貽清問道。
"探報說賊寇約四千,末將隻需帶麾下精兵一千就好,再給配置點火炮就行,"殷體性回答得乾脆利落。
遊擊將軍劉芳名忍不住質疑:"敵眾我寡,殷參將未免托大要知道橫賊的幾萬人還在旁邊呢。"
殷體性不慌不忙,指向地圖上一處山穀:"賊寇雖眾,卻無紀律我軍可在此設伏,以火器先挫其銳氣,再以精騎衝陣,必可取勝。"
"至於橫賊,從渡河來陝西已經連續作戰十幾天了咱們官軍都尚且要休整一下,流寇更需要,如果橫賊真想幫這股圍城的流寇,就不會隻讓他一家去圍城。"
白貽清仔細審視輿圖,又詢問了糧草軍械情況,最終拍板:"好!就依殷參將之策,明日寅時出發,務必解黃甫川堡之圍,保住這座邊堡不失。"
次日黎明前,殷體性率領一千營兵悄然離開榆林,隊伍中有三百火銃手,鳥銃三眼銃各占一半、兩百弓箭手、三百步兵和兩百騎兵。
這些都是他麾下最能打的兵了,各類小炮也帶了幾十門隊伍行進迅速但隱蔽,斥候不斷往返傳遞消息。
兩日後黃昏,殷體性的部隊隱蔽在距離黃甫川堡十裡的一處山穀中,探馬來報混天猴部已在堡外紮營正日夜攻打,守軍有一定的損失但仍在堅守,目前流寇還破不了城。
"賊寇可曾派出巡邏?"殷體性詢問。
"回將軍,賊寇隻在營地周圍三裡內設哨,再遠便無戒備了,"探馬回答到。
殷體性與軍官們商議至深夜,最終確定了作戰計劃:先派小股部隊誘敵深入,主力埋伏兩側,待賊寇進入伏擊圈後,火器齊發,騎兵包抄後路。
六月初七,天剛蒙蒙亮,殷體性派出一支五十人的小隊,偽裝成一支運糧的隊伍,故意從混天猴設置的哨兵位置不遠處路過。
"報!發現官軍運糧隊,正往西去!"哨兵慌忙跑進混天猴的大帳報告。
混天猴張孟金與二當家金務希對視一眼。金務希立即起身:"大哥,我帶五百弟兄去劫了它!"
"小心有詐,"混天猴皺眉,"官軍狡猾得很。"
金務希不以為然:"咱們人多勢眾,怕他作甚?若真是糧隊,正好解咱們缺糧之急。"
混天猴思索片刻,點頭同意:"多帶些人去就帶兩千吧速去速回,我這裡暫停攻城。"
金務希率領兩千人迅速出發,追擊那支"運糧隊",官軍小隊見賊寇追來,故作驚慌,丟棄部分輜重向山穀方向逃去。
"追!彆讓他們跑了!"金務希大喊,一馬當先衝在前麵。
當金務希率混營全部進入山穀後,突然一聲炮響,兩側山崖上官軍旗幟林立,金務希大驚失色:"中計了!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