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當華爾街打了個噴嚏……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2章 當華爾街打了個噴嚏……

第12章 當華爾街打了個噴嚏……(1 / 1)

這一章,咱們就來講講這個“機會”是怎麼來的——那場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哆嗦了好幾年的大蕭條,是怎麼從美國爆發,又是怎麼把德國這個“重點病號”徹底推向深淵的。

在講大蕭條之前,咱們得先搞明白一個問題:為啥後來美國一出事,德國就跟著倒大黴?這還得從一戰後的賠款和“黃金二十年代”的“輸血管”說起。

一戰打完,德國背上了《凡爾賽和約》規定的天文數字賠款。屋漏偏逢連夜雨,1923年德國還爆發了能把人逼瘋的超級通貨膨脹,馬克變成了廢紙。德國眼看就要嗝屁了,賠款自然也還不出來。

這時候,美國佬坐不住了。為啥?因為法國、英國這些戰勝國,也欠著美國一屁股戰爭債務呢!德國還不了英法的賠款,英法拿什麼還美國的債?山姆大叔的錢袋子也要跟著癟了!這不行!

於是,在1924年,美國銀行家查爾斯·道威斯牽頭搞了個“道威斯計劃”。這計劃聽起來是“幫助”德國恢複經濟,實際上呢?

算盤一:讓德國能還錢。計劃重新規定了德國賠款的支付方式暫時少還點),還由美國牽頭,給德國提供了一筆巨額貸款主要是美國銀行掏錢)。目的就是讓德國經濟先“回回血”,有能力繼續支付賠款。

算盤二:自己也能賺錢。德國拿到貸款,就能買美國貨,刺激美國出口;德國能還英法賠款,英法就能還美國戰爭債;而且美國借給德國的錢,那可是要收利息的!

所以你看,這“道威斯計劃”,表麵上是國際援助,實際上是美國主導下的一場“國際債務重組”大戲,用美國的錢先把德國“救活”,然後指望著德國、法國、英國這條債務鏈能順利運轉,最終讓錢帶著利息)流回美國。

這計劃在短期內確實起了作用,德國靠著美國的貸款和技術,經濟迅速複蘇,迎來了所謂的“黃金二十年代”。但代價就是:德國的經濟命脈,從此就跟美國的“輸血管”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一旦美國那邊出了問題,停止“輸血”,德國經濟立馬就得“休克”。

“咆哮的二十年代”與華爾街的“世紀大蹦極”

就在德國靠著美國貸款“回光返照”的時候,美國本土那邊,更是嗨翻了天!整個1920年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新技術汽車、收音機、電影)層出不窮,文化生活也空前繁榮,整個社會都彌漫著一種“老子天下第一,明天會更好”的樂觀情緒。

這種樂觀,最集中地體現在紐約華爾街的股票市場上。那幾年的美國股市,簡直就是個巨大的賭場,而且是隻漲不跌的那種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從大老板到小市民,全民炒股不是夢!很多人甚至不惜借錢炒股保證金交易),把全部身家甚至未來的收入都押了進去,就賭股價能一直漲下去。股價被炒得越來越高,完全脫離了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巨大的投機泡沫就這樣形成了。

常言道,爬得越高,摔得越慘。這個巨大的泡沫,終於在1929年10月,以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破滅了。

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股市突然暴跌,恐慌開始蔓延。

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真正的雪崩降臨!股市徹底崩盤,股價瘋狂跳水,無數股票瞬間變成廢紙。交易所裡一片鬼哭狼嚎。

那股價跌得有多狠?簡直是從珠穆朗瑪峰頂直接跳傘到了馬裡亞納海溝,中間連個緩衝都沒有!無數人在短短幾天之內,從賬麵上的“富翁”變成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甚至負債累累。跳樓、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美國夢,碎了一地。

華爾街這一崩,可不僅僅是美國人自己的事兒。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雖然當時的全球化程度不如現在),美國這個“龍頭老大”一哆嗦,全世界都得跟著發燒。

銀行倒閉潮:美國股市崩盤引發了銀行倒閉潮,儲戶擠兌,信貸凍結。

消費、投資、出口全線崩潰:美國老百姓沒錢了,不敢消費了;企業沒錢了,不敢投資了;美國市場一完蛋,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和拉美)的對美出口也跟著玩完了。

資金回流,釜底抽薪:最要命的是,美國銀行家們為了自保,開始瘋狂地從國外尤其是歐洲)抽回貸款!這對嚴重依賴美國“輸血”的德國來說,簡直是釜底抽薪,致命一擊!

貿易戰火上澆油:各國為了“自保”,還紛紛祭出了“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互相提高關稅壁壘比如美國那個“斯穆特霍利關稅法”)。結果呢?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導致國際貿易額急劇萎縮了三分之二以上,讓本就糟糕的全球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就這樣,一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全球、持續時間長達十年之久的經濟大蕭條。工廠倒閉、工人失業、農民破產、貧困蔓延……成了當時全世界的普遍景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麵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危機,各國政府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雖然很多時候是在瞎折騰)。

美國:一開始胡佛總統還迷信“自由市場”,搞“無為而治”,結果越搞越糟。後來羅斯福總統上台1933年),搞了個大名鼎鼎的“羅斯福新政”nedea),核心就是“政府彆看著了,趕緊下場乾預!”,又是整頓銀行,又是大搞基建修橋鋪路蓋水壩),又是建立社會保障體係失業救濟、養老金),算是給資本主義“打補丁續命”。

英國:比較“雞賊”,趕緊放棄了金本位製讓英鎊貶值),然後關起門來跟自家殖民地搞“帝國特惠製”,肥水不流外人田。

法國:仗著家底厚、殖民地多,開始還扛了一陣子,但後來也被拖下了水,經濟停滯,政局動蕩。

共同點:大部分國家都加強了貿易保護,互相使絆子。民主國家的政府在危機麵前往往顯得效率低下,爭吵不休,很難拿出果斷有效的措施,這也讓很多民眾對民主製度產生了懷疑。

但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災難中,德國無疑是受傷最重、後果最慘的“倒黴蛋”之一。

“輸血管”被拔,當場休克:德國經濟本來就建立在美國貸款的沙灘上,美國資金一撤,德國經濟立馬崩盤。工廠成片倒閉,外貿訂單歸零。

失業海嘯,民不聊生:失業人數從1929年的130萬,飆升到1932年的超過600萬!將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沒事乾,隻能排隊領救濟如果還能領到的話)。饑餓、貧困、無家可歸籠罩著整個國家。無數家庭在絕望中掙紮。

政治極端化,左右互搏:經濟上的絕望,迅速轉化為政治上的瘋狂。德國老百姓算是徹底被整懵了。對那些在國會裡吵來吵去的魏瑪民主政黨徹底失去了信心——“你們除了會吵架還會乾啥?!”於是,大量選民開始把選票投給那些承諾要“砸爛舊世界”、“帶來新秩序”的極端政黨:要麼是極左的共產黨,要麼就是極右的納粹黨!這兩派的支持率都像坐火箭一樣往上漲,而溫和的中間派則被迅速邊緣化。

民主失靈,強權抬頭:國會裡極端派占多數,根本無法組建有效政府。當時的布呂寧總理等人隻好越來越多地依靠總統興登堡頒布緊急狀態令來治國,議會民主名存實亡。同時,納粹衝鋒隊和共產黨“紅色陣線”的街頭暴力衝突愈演愈烈,德國社會被徹底撕裂,仿佛隨時可能爆發內戰。

可以說,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對德國而言,不啻於一場政治和社會的“完美風暴”。它不僅帶來了毀滅性的經濟打擊,更徹底摧毀了德國民眾對民主製度的信任,將整個國家推向了極度不穩和絕望的邊緣。

德國老百姓在黑暗中,迫切地渴望著一個“救世主”,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出困境、恢複秩序、重振國威的“強人”。

這時候,誰嗓門大,誰敢吹牛,誰承諾得最狠,誰就能贏得最多的關注和絕望的)支持。

而那個剛剛出獄不久、重建了納粹黨、磨亮了宣傳和暴力爪牙的阿道夫·希特勒,正咧著嘴,看著這場席卷德國的災難。這不正是他苦苦等待的機會嗎?

大蕭條的烏雲,遮蔽了魏瑪共和國最後的光芒,卻也為納粹的最終崛起,鋪平了道路。曆史的舞台,已經為這位未來的“惡魔”準備好了。他將如何利用這場危機,完成他通往權力巔峰的最後衝刺呢?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歸來:豪門契約小甜妻 愛不候時 林瀾的快穿人生 資本家大小姐掙軍功,老公寵翻天 道遊天地 重生之我要做渣女 我體內有座怪物屋 我娛樂圈小糊咖會億點仙法怎麼了 揣崽和首長一家下放,被全家團寵 急!男友太黏人怎麼辦?在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