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背水一戰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背水一戰(1 / 2)

上一回,我們在列寧格勒的冰雪泥潭中,見證了“虎”式坦克的尷尬首秀,以及曼施泰因元帥的沉默與無奈。現在,請暫且收回投向北線那片陰鬱森林與沼澤的目光——讓我們猛地將地圖上的指針,向南撥動一千多公裡,直抵那片被炙熱陽光烘烤得如同滾燙鐵板的頓河草原。1942年的盛夏,一場決定命運的風暴,正在那裡悄然醞釀。

在伏爾加河畔,那座以“鋼鐵”命名的城市尚未被戰火點燃,但刺鼻的硝煙,已經乘著乾燥的東風,近在咫尺。全世界的目光,很快就將聚焦於此。因為所有人都將逐漸意識到,這場在伏爾加河邊即將爆發的血戰,或許比莫斯科的冰雪,更能決定整個戰爭的最終走向。

1942年的春天,對希特勒來說,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在南線的哈爾科夫,保盧斯和克萊斯特的部隊,用一次教科書般的反擊,圍殲了蘇聯西南方麵軍數十萬主力,一雪莫斯科城下之恥,也為德軍即將到來的夏季攻勢,掃清了最大的障礙。憂的是,他那台看似無敵的戰爭機器,經過一個冬天的苦戰,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油料告急”和“零件磨損”的跡象。

這位“元首”知道,他必須在蘇聯紅軍從哈爾科夫的慘敗中緩過勁來前,發動一次決定性的、能夠徹底癱瘓蘇聯戰爭經濟的致命打擊!這個承載著第三帝國全部希望和野心的龐大計劃,就是代號為“藍色方案”的德軍1942年夏季攻勢。

這個計劃,從地圖上看,雄心勃勃得近乎狂妄。其戰略總目標,不再是像去年那樣直撲莫斯科這個政治心臟,而是調轉槍口,直指南方,去奪取蘇聯真正的“經濟命脈”:

占領頓河流域:首先,德軍將集中主力,突破頓河防線,將蘇軍在南線的主力分割包圍,徹底掃清通往高加索和伏爾加河的障礙。

直取高加索油田:然後,主力將揮師南下,像一群貪婪的餓狼,撲向高加索地區的馬伊科普、格羅茲尼,以及最終的“王冠上的明珠”——巴庫!那裡的石油,占了蘇聯全國總產量的九成以上,是蘇聯戰爭機器的“血液”。隻要拿下了巴庫,蘇聯的坦克飛機就得趴窩。

切斷伏爾加河:與此同時,另一支部隊將向東,攻占位於伏爾加河畔的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徹底切斷這條蘇聯南北水上交通的大動脈,讓高加索的石油和烏克蘭的糧食,再也無法運往蘇聯的中央工業區。

然而,就在這個看似完美的“一石二鳥”之計即將付諸實施的時候,希特勒本人,卻又一次犯了他那剛愎自用、喜歡“分兵”的老毛病。他做出了一個後來被證明是災難性的決定:將原本統一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

a集團軍群由李斯特元帥指揮),負責主攻任務,向南直撲高加索油田。

b集團軍群由馮·博克元帥指揮,後換為魏克斯),則負責掩護a集團軍群的側翼,並向東攻占斯大林格勒。

這一“戰略分裂”,使得德軍在南線的兵力被嚴重分散。a、b兩個集團軍群,雖然各自的目標都極其宏大,但手裡的兵力卻都捉襟見肘,補給線更是被拉長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達上千公裡的危險境地。德軍的戰略野心,已經嚴重超出了其後勤保障和兵力投射的可控範圍。

就在德國人磨刀霍霍,準備在南線大乾一場的時候,克裡姆林宮裡的斯大林同誌,卻再次出現了致命的戰略誤判。

他固執地堅信,德國人在莫斯科城下吃了那麼大的虧,1942年的主攻方向,必定還是莫斯科!南方的攻勢,不過是德國人聲東擊西的“障眼法”,目的是吸引蘇軍主力南下,好為他們再次進攻莫斯科創造條件。

這種先入為主的判斷,使得斯大林將蘇軍大部分的戰略預備隊,都集中在了莫斯科方向,而對南線日益增長的威脅,卻重視不足。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藍色方案”開始前不久,蘇軍甚至還繳獲了一份德軍的機密作戰文件,其中詳細地闡述了德軍夏季攻勢的主要目標和方向。然而,這份“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在送到斯大林的案頭之後,卻被他輕蔑地斥責為“德國人故意泄露的假情報,是典型的障眼法!”

直到7月23日,當德軍a集團軍群已經突破頓河,全線向高加索地區發動猛攻的時候,斯大林才如同被一盆冰水從頭澆下,徹底驚覺——他,又一次判斷錯了!德國人的真正目標,原來真的是南方!

麵對南線戰場一潰千裡的危局,以及德軍兵鋒直指斯大林格勒的嚴峻形勢,斯大林在經曆了最初的震驚和憤怒之後,終於爆發了!1942年7月28日,他親自起草並發布了那道在整個衛國戰爭曆史上,最著名、也最嚴酷的第227號命令!

這道命令的核心內容,簡單而又血腥——“不許後退一步!”

命令規定:任何指揮官,如果擅自下令部隊撤退,將被立即送上軍事法庭,嚴懲不貸!在每一個集團軍、師、團的後方,都將部署由內務人民委員部官兵組成的“督戰隊”,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對於那些在戰場上出現恐慌、膽怯、擅自後退的士兵和軍官,可以不經審判,當場處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227號命令的發布,標誌著蘇聯的戰爭意誌,從軍事層麵的抵抗,徹底“鋼化”為了政治層麵的、不計代價的殊死搏鬥。它像一把無情的鐵鉗,暫時遏製住了蘇軍在南線戰場上雪崩式的潰敗,但也用一種極其殘酷的方式,將成千上萬的紅軍將士,推向了“前進是死亡,後退也是死亡”的絕境。

而斯大林格勒現在的伏爾加格勒),這座位於伏爾加河西岸的城市,也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象征意義,注定要成為這場“鋼鐵意誌”較量的中心。

地理與經濟命脈:這座城市,像一把鎖,死死地鎖住了伏爾加河這條蘇聯南北水上交通的大動脈。高加索的石油、中亞的棉花、烏拉爾的工業品……大量的戰略物資,都得通過這條河進行轉運。一旦斯大林格勒失守,蘇聯的南北聯係就將被徹底切斷,其戰爭經濟也將遭受致命的打擊。同時,它也是德軍“藍色方案”南北兩路攻勢的中心連接點,北上可以威脅莫斯科的側後,南下可以直逼高加索油田的門戶。

政治與個人象征:更重要的是,這座城市的名字!它叫斯大林格勒!這在希特勒看來,簡直就是斯大林本人站在他麵前,向他進行著無聲的挑釁!拿下這座以他死對頭名字命名的城市,其政治上的勝利感和宣傳上的巨大價值,將遠遠超過任何一座其他的城市。而對於斯大林來說,他也絕不能容忍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法西斯之手!那將是他個人威望和整個蘇維埃體製的奇恥大辱!

正因如此,斯大林格勒,這座伏爾加河畔的工業城市,在1942年的夏天,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城市了。它已經成為了兩個獨裁者、兩種意識形態、兩個國家意誌之間,一場無可退讓、必須分出你死我活的、終極對決的象征性戰場!

戰役展開:德軍抵近伏爾加,初步交火

在“藍色方案”的初期,德軍b集團軍群的攻勢,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保盧斯指揮的第6集團軍,在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的配合下,輕鬆地越過了頓河,將當麵之敵蘇軍西南方麵軍的殘部打得是節節敗退。蘇軍在外圍構築的防線,幾乎沒有起到任何像樣的阻滯作用。

而負責保衛斯大林格勒的,主要是新組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後拆分為頓河方麵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其核心力量,就是那支後來名震天下的第62集團軍。但在戰役初期,這支部隊也大多是由一些被打殘的單位和臨時動員起來的新兵拚湊而成,武器裝備嚴重不足,也根本沒有來得及在城市外圍構築起堅固有效的防禦體係。


最新小说: 八零:離婚後我釣到了反派大佬 情絲纏繞的時光 淪陷夜!誘捕!京圈大佬乖乖咬鉤 小美的平凡人生 泳道之外 當慫包穿進現代靈異文中 真與虛幻 穿成惡毒後媽,我霸淩全家,歐耶 在詭異世界掃垃圾暴富 渣男逼我離婚?轉頭高嫁京圈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