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大地春寒未褪,長安城內卻暗流湧動。瀾台政令如春風化雨,均田並地、減免田賦令觸動了本已根深蒂固的古老世家——趙氏、李門、魏闐三族。自上次剿亂平定以來,這三大豪門避兵形跡,卻在城郊私會,商議圖謀。他們深知瀾台減賦製衡了權貴根基,若不圖謀對抗,三族既得利益將一一喪失。
夜闌時分,趙氏莊園的密室內燭火閃爍。趙衡與數名宗族長老屏息而坐,木桌上擺開幾份密劄:一為《義田反製策》,一為《驛道劫糧令》。趙衡沉聲道:“瀾台新政若行,餘糧必減;驛道若暢,我家無邊田地皆將分發貧戶。今宜借驛道之隙,以劫掠雜糧示威,擾其後方。待瀾台疲於奔命,我等再行反撲,可奪回舊製。”族中長老皆默然,良久,方有人頷首附議。
李門府中,李緒召集鄉勇言語頗為激昂:“自古世家承田守地,豈容新令隨意分配?如今雖限田令施行,但權貴若有識變,則能使文監與法監無從著手。吾等當於深夜設伏於渭南驛道,劫遣驛卒之車馬,截取驛糧,以絞殺其新政之銳氣。寨頭屯糧,夜半劫糧,此為首計。”李緒目光如炬,眾鄉勇紛紛頷首,一道陰謀乍生。
魏闐則另有盤算。他在西山之麓,聚集散卒與橫行鄉裡的野狼黨十餘夥,以流寇之名,聚眾騷擾鄉邑,以圖分散瀾台鐵騎。魏闐淡漠地說:“此等小亂雖可掃清,但亦可分擔瀾台之力。如今我南北兩處並舉,若瀾台東顧西顧,則正好乘虛而入,挾持文監使者於荒野,裂其心腹。”話音未落,四壁皆肅然,賊眾暗暗散去。
諸葛亮於清晨閱卷至此,眉頭微皺。他拂扇對呂布道:“三族之策,雖不成氣候,然勢已蔓延,若不速剿,應對宜早策劃。白虎輕騎可先夜探驛道,剿滅劫糧人;再調蒼龍窺察世家動向,以法監司配合暗訪,斷其暗渠;玄武可設護驛營寨,以固瀾台驛道;而文監司當頒‘義田安撫令’,安民心、分利益,使世家不敢公然抗令。”呂布頷首:“軍政並行,非一役可終;分兵四路,肅令後方,務保北伐無虞。”
當夜,大霧蒸騰,白虎營輕騎三百悄然起行。他們策馬至渭南驛道,偃草伏獵。趙雲領隊,目光銳利如鷹。他令先鋒以“回風陣”分列四方,悄聲無息地破開驛道竹柵之門,將守卒繩索縛住,取其馬轡,斬其驛糧。微光中,一聲短笛令下,白虎疾撤,驛道現一片廢墟,糧草傾瀉於地。
東路,蒼龍營二百重騎潛入長水關南山腹地,暗訪趙氏、李門府邸。他們借夜色震懾守卒,以“裂石陣”衝擊宅門,使得趙氏侍衛誤以為古井崩塌,蜂擁自散。蒼龍重騎隨即包抄府邸,搜出密劄與刁民名單,一一收繳,並將數十名密探押回瀾台帳中。
西路,玄武營步卒與鄉保聯手,於關中四鎮設立“護驛堡壘”。他們修築簡易碉樓,駐守驛道要衝,並配備連弩機陣與陷馬坑,令一切妄圖劫糧的匪徒無隙可乘。夜半時分,魏闐派來的流寇數十人試圖突襲,卻被玄武重盾所傷,狼狽潰逃。
四日後,瀾台已斬獲劫糧黨與三族密探近千餘眾,諸多文書與密信作為證據,被法監司史李毓當眾宣讀。柳瑾拂扇宣講“《豪強禁令增補篇》”:明令三族不得再集資私募兵卒,不得劫掠驛道補給;若同謀再起,族產即沒,族中子弟不得參政;義勇可被封為鄉保,協助官兵鎮撫鄉野。
次日黎明,長安郊外的關中田野恢複寧靜。遠處驛道上,修繕的路橋與重立的烽火台在初光中閃耀。百姓耕讀複蘇,流離之客得以返家,孩童提燈下讀書畫製。瀾台鐵騎與義勇兵攜手巡查,使世家豪強無可乘之機。
當日晚照斜陽,呂布與諸葛亮並立龍榭,遙望關中夕照。他們相視一笑,諸葛亮拂動羽扇,輕言:“世家雖暗潮湧動,但已嘗敗績;我令已重,豪門難敢造次。後續當以布令推進、法監常巡,穩步推進政改工程。”呂布揚戟長歎:“豪強既伏,民心所向,北伐可乘勢而起,九州之夢,今夜更近一步。”
烽火猩紅漸隱,長安關中夜色沉醉。政令與鐵騎並進之勢如江河奔湧,不可阻擋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