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雲收儘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值此中秋佳節。
相府張燈結彩,朱門大開。
京城中一眾達官顯貴家眷,身著錦繡華服,佩著琳琅珠翠,嫋嫋婷婷入府赴宴。
一時間。
相府衣香鬢影,熱鬨非凡。
幾名貴婦圍坐於雕花石桌旁。
桌上擺滿了應季的瓜果糕點。
吳禦史夫人孫氏,輕輕搖著描金團扇,“張夫人,聽聞令郎今科高中,入了翰林院,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呐!”
戶部侍郎夫人張氏嘴角噙著一抹淺笑,謙遜而言:“不過是小兒運氣好罷了,能有今日,全靠祖宗庇佑,往後還得多多磨礪。”
“倒是令嬡才情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京城中哪家的小姐能比得上。想必日後定能覓得一門如意的好親事。”張夫人回讚道。
孫氏聽聞,臉上笑意更濃,“張夫人,既然您這般誇讚小女,我也就不瞞您了,我一直盼著能為小女尋得一門良配。”
“您家公子儀表堂堂、才華出眾,不知您可有意讓兩家結親?”
張夫人微微一怔,隨即恢複了端莊的笑容,說道:“孫夫人,這兒女親事還得看他們自己的意願,咱們做長輩的也不好強求。”
“況且小兒剛入翰林院,還需專心仕途,此事恐怕還需從長計議。”
孫氏忙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隻是提前跟您透個底兒,若日後有機會,還望您能多考慮考慮。”
張夫人抬頭朝著四周望了望,尋了個由頭,“喲,這不是李夫人嗎?”
言罷,便抽回衣袖。
款步離去。
“哼,擺什麼譜!”孫氏望著張夫人的背影,低聲嘟囔著。
張夫人朝著一位身著錦繡華服的中年婦人迎了上去。
目光不自覺地落在了對方腕上那隻翠玉手鐲上,“李夫人,您這鐲子可真是稀罕物件,水頭足得很呐!”
李夫人露出一抹得意的笑,輕輕抬了抬手,讓那鐲子在月光下更顯剔透,“這是我家老爺前些日子從南方尋來的,說是難得的好料子,我瞧著也就那樣,不過是個物件罷了。”
一旁的吳禦史家的小姐忍不住插話道:“李夫人您可彆謙虛了,這鐲子在京城怕是找不出第二隻了。”
“不像我,母親給的首飾都是些老樣式,我都戴膩了。”
說著,還故意擺弄了一下自己發髻上的金簪。
長輩說話。
小輩插嘴。
如此虛榮且不懂禮數,也難怪張夫人會婉拒孫氏的結親提議。
就在幾位女子你一言我一語地攀比時。
一陣香風襲來。
眾人紛紛側目。
見趙慕卿款步走來。
她身著一襲繡著淡雅桂花的月白羅裙,手持檀香扇,眉眼含春,仿若月中仙子降臨。
“公主殿下萬安!”眾人紛紛行禮,姿態恭敬,眼神裡卻藏著打量。
趙慕卿笑著點頭示意,目光落在李夫人的鐲子上,輕聲說道:“李夫人這鐲子和今夜的月色倒是相得益彰,看著就讓人心生歡喜。”
李夫人受寵若驚,連忙欠身,“公主謬讚了,不過是個俗物,哪能跟殿下的尊貴相提並論。”
眾人又客套了一番。
便各自入座。
趙慕卿身邊的丫鬟“翠花”,低著頭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卻不時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若是仔細看。
便能發現。
這丫鬟的舉止雖刻意模仿女子的輕柔,卻偶爾會露出一絲男子的英氣。
宴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