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王頭突然歎了口氣,往鍋裡加了勺油,"也有那等糊塗人,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硬是不讓閨女去。要小老兒說啊,這都什麼年頭了!太孫殿下連土豆這樣的神物都能找來,還能害咱們不成?"
朱雄英聞言,假裝不經意地問:"那...您家孫女也去?"
"去!怎麼不去!"老王頭嗓門頓時高了八度,"小老兒雖然是個粗人,可也懂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道理!"
他忽然壓低聲音,"再說了...聽說在學堂表現一般的,就算進不了中央學府,將來也能進紡織廠做工,一個月能掙三兩銀子呢!"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這時,油鍋裡突然"劈啪"一聲,一塊炸糕跳了出來。
"哎呦!光顧著說話,都炸過頭了!"老王頭手忙腳亂地撈起炸糕,"幾位爺彆介意,這鍋算小老兒請的!"
朱元璋大笑著站起身,從褡褳裡抓出一大把惠民券塞給老王頭,還讓朱雄英拿了些臘肉給他:
"老哥,你這番話,可比炸糕值錢多了!"
在老王頭感激的目光中,三人離開了早點攤,三人沿著秦淮河畔慢慢溜達。
河麵上飄著薄霧,畫舫都係在岸邊,船娘們正忙著貼春聯。
轉過文德橋,三人走進城南的織錦巷。
低矮的磚房鱗次櫛比,但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嶄新的桃符。
幾個孩童穿著新衣,正在空地上踢毽子,見他們過來也不怕生,反而圍上來討糖吃。
朱元璋樂嗬嗬地從褡褳裡抓出一把飴糖:"慢慢吃,彆噎著!"他指著不遠處一棟格外整潔的青磚小院問道,"那是誰家?看著挺氣派。"
最大的孩子嘴裡塞著糖,含糊不清地說:
"是...是陳婆婆家!她兒子在軍器局做工,媳婦在紡織廠,一個月能掙六兩銀子呢!"
三人對視一眼,悄悄朝那小院走去。院門沒關,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在天井裡曬被褥。
看見陌生人進來,她也不驚慌,笑吟吟地招呼道:
"幾位差爺有事?"
朱元璋掏出幾張惠民券:
"老人家,官府派咱們來送年貨。"
陳婆婆連連擺手:
"使不得使不得!家裡啥都不缺..."她突然壓低聲音,"實不相瞞,兒子媳婦掙得多,米缸都是滿的!"
看著她滿足且還有些傲嬌的眼神,朱元璋樂開了花。
朱標裝作好奇地模樣問:
"聽說您兒媳在紡織廠?女人家拋頭露麵的..."
"這位爺說哪兒的話!"陳婆婆頓時來了精神,領著他們進屋參觀,"您瞧這新打的衣櫃,這細棉布的床帳,都是媳婦掙來的!"
她指著牆上掛著的"優秀女工"獎狀,"上月她還得了獎呢!洪武爺聖明啊,知道咱們老百姓的難處..."
朱元璋聽得老臉微紅,趕緊岔開話題:"這...這土豆長得不錯啊!"他指著牆角一盆綠油油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