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那位劉皇叔宅心仁厚,並未將這些不願真心歸降的敗兵屠戮,反倒將他們放回。
劉勳還未慶幸多久,便從這些敗兵口中得知,自己的“好盟友”孫策,一早便背信棄義,率兵圍攻自己老巢皖城!
守城的劉曄,無奈之下歸降劉備,而皖城經過一番激戰,最終落入了劉備軍大將霍驍手中。
劉勳聯想到孫策口蜜腹劍,引自己北上與劉備廝殺,卻到目前為止都未派一兵一卒前來,而皖城近日也再未輸送糧草前來,同時劉曄也再未傳來隻言片語。
劉勳雖剛愎自用,卻也絕非蠢人!他即便不願承認,但這群被放歸的敗兵所言,十有八九當為真!
隻不過......這些“謠言”當下決不能在軍中傳播。
劉勳先是強裝鎮靜,隨後一發狠,借散布謠言,禍亂軍心的罪名,一口氣斬殺了上百名逃回的敗兵,以儆效尤!
可惜......為時已晚!
如此“以殺止謠”,屠戮逃回的敗兵,軍中不滿情緒自然不斷蔓延,這些所謂“謠言”傳播更是愈演愈烈,甚至還有不少士兵,已開始私下逃亡。
待到兩日後,劉勳此前派往皖城探明消息的斥候歸來,果真證實了這群敗兵所言。
在劉備軍安插的燭龍秘諜等細作“興風作浪”,不斷挑撥下,劉勳軍中終於爆發了大規模兵變!
劉勳無力彈壓,心知大勢已去。
想起劉曄當初所言,其一咬牙,竟拋下手中這僅剩的數千兵馬,在數十名依舊忠心的親軍護衛下,往曹操治下汝南方向逃竄,前往投靠!
而陷入混亂的數千廬江殘軍,在潛伏的燭龍秘諜有意“引導”下,大部分前往劉備軍中請降,小部分自行逃離,甚至落草為寇去了。
至此,曾經占據廬江,身為一方豪強的劉勳勢力,終究是煙消雲散!
劉備分撥四千兵馬,交由劉辟,龔都二人前去收複舒縣,原本劉備軍僅剩七千軍力,但如今一路收攏投降的劉勳敗兵,前後又得五千人馬。
在劉備對他們一視同仁的承諾,以及“劉皇叔”仁德名聲感召下,這五千廬江軍終於誠心歸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休整數日之後,劉備便與諸葛亮,魏延,陳到統領一萬二千兵馬,南下皖城,前去與霍驍會師。
與此同時,已敗退至襄安一地的孫策所部,在察戰營斥候查探下,也得到了劉勳,梅成兩萬聯軍慘敗於劉備之手,劉備正親自領軍南下的消息!
孫策自皖城一戰,被霍驍擊敗,便率五六千殘軍退守安襄,加上此前留守安襄水寨的呂範兩千多江東水軍,當下孫策軍僅餘八千多兵力。
隻不過.....廬江之爭空耗江東錢糧兵馬,廬江全郡大部分卻落入劉備之手。
心高氣傲的小霸王孫策,更是慘敗於霍驍,龐統二人“奸計”,是可忍孰不可忍!
孫策此前雖被老臣韓當,謀士魯肅規勸,急躁性情有所收斂,如今連遭挫敗,早已是故態複萌!
孫策嚴令丹陽太守吳景,吳郡太守朱治調集兵馬於濡須口,準備北上襄安,增兵之後再與劉備一決雌雄。
而前往討伐豫章,廬陵兩郡叛亂的大都督周瑜終於傳來大捷消息,其將此番叛亂的“幕後黑手”,豪強首領僮芝擊敗!
經查,僮芝叛亂與荊南劉表勢力有密切關聯,且僮芝殘餘勢力,也已逃入劉表治下桂陽郡!
當下周瑜留大將賀齊駐守豫章,大將呂岱駐守廬陵,親率太史慈,陳武,董襲等其餘江東眾將回師。
孫策大喜過望之下,立馬傳信周瑜,命其率軍北上,與自己會師襄安。
此時,孫策尚未察覺,一場“風暴”正在江東腹地不斷醞釀!
下章預告“山雨欲來下)”!
喜歡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請大家收藏:()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