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趙雲於易京城外擊敗顏良,為公孫續,單經二人殺開血路突圍,已過去三日之久。
此時尚未入隆冬,老天爺卻先變了臉。一場風雪呼嘯而至,數日內席卷河北諸州。
公孫瓚軍固守易京城內,倚仗此前搜刮囤積的糧草物資,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這場風雪卻是讓圍困易京的大批袁軍苦不堪言。
眼下,近七萬袁軍營寨,在漫天飛雪中沿易京城東南西北四麵紮下,連綿十數裡。各處營寨中的"袁"字戰旗遮天蔽日,於風雪中狂舞。
袁軍營寨之間鹿角相連,拒馬交錯,用於取暖照明的火光連成一片。遠遠望去,正宛若一條熊熊燃燒的鎖鏈,將易京城緊緊捆縛!
易京西北方向,一支千餘人的隊伍正在艱難跋涉,他們各自裹緊禦寒的披風,身上鐵甲與手中兵器,早已鍍上了一層寒霜,這正是袁斌,牽招二人統領的先登營將士。
看著不遠處的袁軍大營,袁斌終於大大鬆了一口氣,道:
“這場風雪耽擱了整整兩日行程,咱們總算是趕回來了!”
“哈哈,公子初次上陣,便逢此風雪,想來也是上天對公子考驗!公子與將士風餐露宿,同甘共苦,末將欽佩!”
牽招笑言道。
“子經將軍謬讚了,季彥見識淺薄,多虧有子經將軍從旁輔助,才得以建功。”
袁斌麵上倒並無自得之色,對牽招拱手謝道。
此番二人攜手,率先登營伏擊公孫續,單經麾下騎兵,將這兩百餘騎一網打儘。
袁斌自與牽招搭檔以來,並無世家公子桀驁之氣,反將對方奉為師長,一路虛心求教。
相處日久,牽招也對這位四公子大為改觀,他雖比袁斌年紀大上許多,卻相談甚歡,理念相合,二人亦師亦友,恰如一對忘年之交。
兩日前伏擊戰後,通過對僅剩的數名俘虜拷問,牽招,袁斌二人這才確認,敵方殞命的兩名首領,確是公孫瓚之子公孫續,以及公孫家大將單經!
他們此次突圍的目的,果如沮授所料,正是要前往中山郡,向黑山賊張燕尋求援軍。
不過,袁斌感念公孫續,單經忠勇,並未下令將其梟下首級,曝屍荒野,反命麾下將士尋來戰馬,將兩人屍首馱運回營,向沮授複命。
如此這般,也算讓公孫續,單經二人留得全屍。
牽招見袁斌仁厚,心中暗暗讚歎,倒也並未反對袁斌之舉。
待二人踏入袁軍大營,監軍沮授早得通傳,親自率眾將出帳相迎。
“哈哈,季彥公子,子經,二位辛苦!”
待沮授聽聞此戰經過,又親自檢視公孫續,單經二人屍身,麵上不禁露出喜色,道:
“當下公孫瓚求援之路斷絕,其子公孫續身死,我軍攻破易京的戰機已至!”
還未待袁斌,牽招二人答話,沮授身旁一彪形大漢,已急不可待請命道:
“公毅顏良)被那趙雲小兒所傷,還請公與先生命我為先鋒,我定帶兵攻破易京,擒殺公孫瓚,趙雲二賊!”
說話之人,正是河北四庭柱中與顏良齊名的大將文醜。
數日前,顏良與趙雲激戰,慘敗於其手。那一槍,一箭之創,饒是顏良體魄強健,恐也要月餘才能痊愈。
文醜與顏良情同手足,昔年又曾在界橋一戰與趙雲結下仇怨,如今眼見己方兵力大占優勢,沮授卻遲遲不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