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靖,田楷,公孫瓚等人相繼身死,沮授親率袁家眾將入城,順利接手了幾乎已無人防守的易京城。
易京城內硝煙未散,充斥著刺鼻的焦糊味與血腥味。
城內投降的三千士兵垂頭喪氣地聚在一處,臉上滿是茫然不安。
沮授命麾下袁軍將這批降卒嚴加看管,卻嚴令任何人不得將他們隨意屠戮。
隨後,沮授看著遠處熊熊燃燒,正不斷崩塌的易京高樓,心中亦是五味雜陳。
他已從城內降卒中探聽到,公孫瓚正妻侯氏以及公孫家剩餘族人,皆自焚於易京樓內,並無一人苟且偷生,投降袁軍。
如此一來,易京樓內的百萬石糧草,甚至是公孫瓚囤積的軍械物資,金銀財寶便也被付之一炬。
沮授愁眉緊蹙,暗中思索道:
“公孫瓚已平,待主公鞏固河北四州,恐怕便要南下中原,與曹操爭雄!近年我軍連連用兵,糧草日漸匱乏,本欲收繳易京城內糧草以資軍用,未曾想到公孫瓚如此剛烈......竟破釜沉舟,行此玉石俱焚之舉......”
就在沮授沉吟之際,一名親衛前來稟報:
“監軍大人,文醜將軍親率兩千烏桓遊騎,前往追擊趙雲殘部,似是已往東麵而去!”
文醜此人勇而無謀,其本就與趙雲有過節,恰逢此前好友顏良又被其重傷。
今夜,文醜望見“仇人”趙雲率五百白馬義從突圍,自然按捺不住,其命部將焦觸召集兩千烏桓遊騎,前往追擊,誓要親手取下趙雲首級!
沮授聽聞此訊,且驚且怒,心中計較一番,對那親衛說道:
“命諸將聚集此地,前來聽命,不得延誤!”
“諾!”那親衛拱手應道,自去傳令了。
不多時,袁家眾將儘皆趕來。沮授環視諸將,說道:
“文伯勇文醜)前往追擊趙雲等公孫家殘部!那趙雲勇猛過人,連顏伯毅顏良)都被其所傷,本監軍恐其有失!四公子,子經牽招),勞二位統領兵馬,前往支援。”
袁斌此番隨大軍出征,雖是初上戰場,一係列表現卻可圈可點,已得沮授認可。
至於牽招,更是袁軍中少有的智勇雙全之將,曆來頗得沮授信任,有其輔佐袁斌,料想那趙雲必難以脫身。
“諾!謹遵公與大人之命!”
袁斌,牽招出列,拱手領命道。
此外,沮授對幽州戰事洞若觀火,其心中隱隱覺得,往東麵而去的趙雲,或許是去尋此前被張合,高覽擊敗的公孫家田豫殘部!
公孫瓚雖亡,幽州之地卻也還未完全安定。
故幽州牧劉虞親信鮮於輔等各地豪強,擁兵自立,對主公袁紹尚持觀望態度。
若漁陽,右北平,遼西等邊塞諸郡豪強勢力,與趙雲,田豫等人聯手作亂,更是頗為棘手。
思及此處,沮授繼續點將道:
“素利大人,彌加大人,請二位各自統領麾下鮮卑精騎,暫歸四公子與子經將軍調遣!”
注:鮮卑部族中的“大人”是對部落首領或有威望,權力者的尊稱~)
牽招聽沮授如此布置,心中倒是也有些了然。
主公袁紹近年經營河北,與宿敵公孫瓚純以軍事清剿北方異族的政策大有不同。
主公扶持三郡烏桓中勢力最強的蹋頓,作為烏桓總首領,同時又以蘇仆延,難樓等其他烏桓部族大人製衡蹋頓,幾乎已將曾經威脅邊塞的烏桓勢力全部納入麾下。
至於鮮卑諸部,主公也是恩威並施,采取懷柔,分化之策,當下已將素利,彌加等東部鮮卑部族納入袁軍體係。
可以說,公孫瓚在幽州連戰連敗,與其敵對的烏桓,鮮卑等北方異族也是“功不可沒”!
不過......牽招出身幽州,久在北地,他對烏桓,鮮卑等馬上民族的彪悍戰力知之甚詳,更知這些異族重利輕義,當下不過是屈服於袁軍勢大。
他日若主公袁紹勢力衰微,恐怕他們又會視漢人為牛羊,犯境劫掠!眼下牽招也隻得將這等憂慮暫埋心底。
此刻,聽聞沮授點將,素利,彌加二人對視一眼,也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話領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