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廬陵郡,距治所西昌二百餘裡的東昌城內,校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新紮的素帛靈棚。
此時已是十一月仲冬時節,江南淅淅瀝瀝的冬雨,浸潤著靈棚四周低垂的白綢。
棚前兩杆招魂幡在風雨中獵獵作響,幡麵墨字依舊濕潤未乾......
“故江東中郎將韓公諱當之魂兮歸來”~
“故江東裨將軍陳君諱寶之魂兮歸來”~
“魂兮~歸來~”
巫祝蒼涼的招魂聲,瞬間刺破陰沉的天空。
靈棚祭壇中央並排放著兩口朱漆棺槨,裡麵卻空空如也......並無韓當,陳寶二人屍身。
江東大都督周瑜立於祭台之前,玄色大氅下泛白的手指緊攥著三炷線香,麵容悲切。
其身後孫賁,太史慈,淩操,淩統等江東軍部將垂首肅立,麵上皆有悲憤之色。
三日前,廬水東岸一戰,劉備軍霍驍,劉表軍劉磐,雙方聯手夜襲周瑜江東軍大營。
周瑜大敗虧輸,不得已棄營突圍,孫氏三代老臣韓當,與曾為孫策宿衛的大將陳寶戰死當場,連屍首都未能搶回......
在太史慈等人護衛下,周瑜一路收攏近六千江東軍殘兵,南下逃至東昌城駐紮。
東昌位於廬陵治所西昌東北方,乃是拱衛西昌的門戶所在,除了城池守備齊全,東昌令呂岱麾下更有三千江東軍守城。
呂岱年屆四旬,為人清廉奉公,文武雙全,曾與賀齊一同隨周瑜平定豫章,廬陵兩地叛亂,多有功勳。
此後,呂岱便奉命留守東昌,負責輔佐年輕的廬陵太守孫輔鎮壓廬陵各地豪強,山越勢力。
注:呂岱軍事能力,治理才能都較為突出,其長期鎮守廬陵,六十歲時還趁交趾太守士燮去世機會,率三千人馬跨海突襲,斬殺士徽兄弟,穩定嶺南地區,被孫權任命為交州刺史,算是東吳大器晚成的老將典範~)
如今,呂岱見周瑜眾人深陷哀傷之中,也不免默默歎息,其心頭更在暗暗思索,接下來......東昌當如何應敵。
“瑜無能......累韓公,子璋陳寶)戰死沙場......”
周瑜心中大慟,取過斟滿濁酒的酒杯,在祭台前緩緩將酒液灑下,立誓道:
“二位將軍血債,瑜定為你們討還!霍驍,劉磐二賊我必誅之!”
孫賁亦默默上前,拱手將酒液撒於祭台前,輕聲道:
“韓公久隨叔父孫堅)征戰,又輔佐伯符崛起於江東,乃我孫家股肱重臣!子璋亦為伯符宿衛多年,多有功勞......”
“這杯酒......賁代仲謀,代孫氏族人,敬二位將軍!”
此刻,一個略帶稚氣的激憤聲音響起:
“大都督!諸位將軍!韓,陳二位將軍戰死沙場,卻連屍首都還在敵人手中!”
“我等何不發兵反攻,無論如何也該將二位將軍屍首奪還,讓他們入土為安啊!”
年僅十四的的淩統一番話語,讓在場眾人皆是心中一痛。
今日周瑜主持為韓當,陳寶招魂,二人屍身尚未奪回,所立不過衣冠塚。
劉磐在石陽遭周瑜設伏火攻,損失兩萬餘眾,江東故主孫策亦曾北上廬江,與劉備軍連番大戰。
江東孫氏與二劉早互為死敵,如今攻守逆勢,韓當,陳寶屍首又落入劉磐,霍驍手中,會發生什麼事......周瑜實不忍細想。
當下周瑜麾下兵馬僅剩六千餘眾,即便加上呂岱東昌的三千守軍,也已不足萬人。
據守城池,自保有餘,但想發動大規模反擊,奪回韓當,陳寶二人屍首,卻是根本不現實。
在場眾人......又何嘗不知其中利害關係!
淩操見兒子年輕莽撞“不曉事”,不由暗自歎息,一把扯住淩統衣角,示意其噤聲。
而太史慈的一句話,卻打破了這難言的沉默。
“大都督!諸位同僚!慈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瑜點頭道:
“子義但說無妨!”
太史慈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