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仙人告辭,點名要馮異相送。
劉秀心頗為忐忑,萬一白衣仙人不依不饒,馮異迫不得已,兩個人比劃起來怎麼辦?他示意鄧晨、銚期陪著馮異,一起相送。
“二位留步!馮將軍一人足矣!”白衣仙人伸手攔住了鄧晨和銚期。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麵對世間種種強勢與喧囂,我馮異自守一方寧靜天地。任風雲變幻,我心似澄澈湖水。”
想到這裡馮異很是坦然。
“小子,我知道內心不服。但是,不服氣也不行。你還記得三全寺的事情吧?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
任憑白衣仙人信口開河,馮異依舊泰然自若,不為所動。
白衣仙人眉毛向上一挑,朗聲道:”不過,我看好你!後會有期!”
白衣仙人說完,飛身上馬。嗒嗒嗒…嗒嗒嗒…旋風一樣,飛馳而去。
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景,馮異似有所悟。
劉秀已經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他主動向邯鄲王郎發起了進攻。
他命令馮異共打頭陣。
馮異率領先頭部隊,昭告天下:“今,大漢天子援軍,強渡大河,以援大司馬劉秀。其巡行河北之地,擊豪強,分田畝,撫慰黔首。凡願歸降漢軍者,皆作自首論處,既往之愆,概不追究,許其將功折罪。然猶有冥頑不靈,執意從那偽天子王郎者,一經拿獲,格殺勿論!”
消息傳開,附近各郡州縣紛紛開啟城門,不戰而降。
馮異為了把聲勢做的更大。
到了晚上,他讓士兵們一字排開,每人手持一把火炬,一邊走一邊唱,火炬把天空映照得紅彤彤的。
“大漢天子兮,恩寵燕趙地;司馬劉秀兮,巡行冀州邦;安撫天下兮,鏟除賊王郎;天下大同兮,大漢威名揚。”
這是馮異自己撰寫的軍歌,歌裡歌外似乎都在稱頌更始皇帝劉玄,恩澤冀州,但似乎又不是,因為歌詞裡沒有明確提及更始皇帝劉玄。
但是,這首軍歌卻明確地告訴人們:巡行河北,造福燕趙大地廣大老百姓的恩公是:大司馬劉秀。
這一點是十分明確的!其目的和意義更加清晰。。
當然,這樣一首軍歌,它的誕生過程,少不了劉秀的參與和恩準。
軍歌嘹亮,隊伍綿延了數十裡,聲勢十分浩大。
堂陽縣令尨颺,
站在城頭兒上看著遠方滾滾而來的漢軍,早就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差人,走出縣城十幾裡地迎接漢軍。
尨颺跪地呈上降表,口中念念有詞:“大將軍在上,堂陽縣令尨颺,迎接來遲,還望恕罪!”
“尨縣令快快請起!你是大漢的功臣,何罪之有?”
馮異親自攙扶尨颺起身。
漢軍進入堂陽縣城以後,馮異把尨颺視作心腹,重用起來。
刹那間,尨颺就成為附近郡縣的,典範。
馮異也成為了,厚官愛民的,楷模。
大軍一路向邯鄲推進,周圍的郡縣紛紛投靠。
這時,昌城人劉植、耿純集結數千兵馬,占據昌城,聽說劉秀的大軍迫近了昌城,非常高興,他一邊與馮異聯絡,一邊與耿純商議想要給馮異一個投名狀。
“這個好啊。大哥。前番大司馬劉秀在曲陽縣吃了大虧,險些丟掉了性命,馮異將軍也為救大司馬,深入虎穴,不如我們突襲曲陽,給大司馬一份厚禮。”
“好!好!正合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