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門,朱樉扶著朱元璋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前行,朱元璋透過車窗,望著那漸漸遠去的小院,老臉露出不舍的表情。
他喃喃自語:“秀英,咱該怎麼做才能讓你原諒咱……”
朱樉坐在朱元璋對麵,看著父親如此痛苦,心中也不是滋味。
他輕聲安慰道:“爹,您彆太難過了。娘她隻是一時氣不過,這麼多年的感情,哪能說斷就斷呢。”
“等過些日子,雄英大婚,咱們借著這個機會,把娘也接過去,一家人熱熱鬨鬨的,娘說不定就原諒您了。”
朱元璋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可轉瞬又被憂慮取代。
“雄英大婚……可你娘她現在這般生氣,會願意去嗎?她若不去,這大好的喜事,豈不也跟著添堵。”
“娘肯定會去,大孫結婚,這麼重要的日子,娘怎麼舍得缺席。”
朱樉肯定地說道,試圖給朱元璋吃下一顆定心丸,
“娘向來最疼雄英,從小看著他長大,如今孫兒大婚,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娘心底裡肯定也盼著能來見證。”
朱元璋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話雖如此,可你娘這次是真的傷了心,咱怕她即便心裡想去,也會因為對我的氣而拒絕。”
“行了,爹,放心吧娘肯定會去的,咱們現在還是趕緊回去,好好籌備雄英的婚事,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到時候娘看到咱們的用心,說不定一高興,就徹底原諒您了。”朱樉信心滿滿地說道。
朱元璋無奈地點點頭,可眼神中仍隱隱透露出擔憂。
馬車在坎坷的道路上緩緩行駛,車內氣氛略顯沉悶,隻有車輪滾動的聲音。
另一邊,馬皇後看著朱元璋他們離去,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剛剛那一番爭吵,說不心疼那是假的,畢竟夫妻一場,這麼多年的感情,哪能輕易割舍。
可這麼多年來積壓在心底的委屈,又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她緩緩轉身,走進屋內,坐在床邊,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
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過去,那些與朱元璋一起度過的艱難歲月,他們相互扶持,共患難,一心隻為了能有個安穩的家。
可後來,朱元璋登基為帝,一切都漸漸變了,他變得越來越陌生,越來越殘暴嗜殺。
朝堂之上,多少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的兄弟,因莫須有的罪名被誅殺。
她看著那些熟悉的麵孔一個個倒下,心中滿是不忍與恐懼。
曾多次勸誡朱元璋,可他卻充耳不聞,眼中隻有對權力穩固的偏執追求。
那時的馬秀英,看著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仿佛麵對的是一個從未認識過的人。
曾經那個與她在寒夜中相互依偎、共訴衷腸的朱重八,似乎已經被皇權徹底吞噬。
她獨自在後宮,聽著前朝傳來的種種血腥之事,滿心悲戚卻又無能為力。
想著想著,淚水又忍不住在眼眶裡打轉。她長歎一口氣,低聲自語道:“這麼多年了,難道真的就這樣算了嗎……”
而在馬皇後沉浸在回憶與痛苦中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樉乘坐的馬車已經回到了府邸。
朱樉看著父親依舊愁容滿麵,再次勸說道:“爹,您彆太擔心了,娘她肯定會來參加雄英的婚禮。這段時間,我讓雄英和張氏去陪陪娘,說不定娘的心結就解開了。”
朱元璋微微頷首,“也隻能如此了。你安排人盯著點,務必讓他們把你娘哄開心了。還有,雄英大婚的事兒,要籌備得儘善儘美,不能出半點差錯。”
朱樉應了一聲,立刻著手安排。
他先是找來了雄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接下來的計劃詳細地告訴了他,囑咐道。
“你和張氏這幾日多往你祖母那兒跑跑,多陪陪她,陪她聊聊天,講講婚禮籌備的事兒,逗她開心。這事兒可關係到你皇爺爺和皇奶奶能否重歸於好,你一定要用心。”
雄英鄭重地點點頭,“二叔放心,侄兒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一定會竭儘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