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的憤怒讓周圍士卒無不震恐。
“蔡、蒯兩家乃荊襄巨族,怎會被曹晚如此輕易滅門!”
“州牧失去這兩大家族的支持,文聘、黃忠都已反叛,荊州如何抵擋曹軍?”
士兵們心中惶恐。
黃祖則咬牙切齒:“主公節哀,那曹晚罪大惡極,末將定將其生擒,任由您處置!”
劉表稍感安慰,隨黃祖踉蹌入帳。
他欲與眾臣商議對策,環視四周,卻見蒯越已逝,蔡瑁已亡,除了黃祖,竟無一人能為其出謀劃策。
黃祖雖勇猛善戰,卻不擅謀略。
“主公,諸葛亮在外求見!”
此時,親衛入內稟報。
“諸葛臥龍?”
劉表似抓住救命稻草,急令:“速請臥龍先生入內!”
黃祖見狀,對諸葛亮頗感意外,眉頭微蹙。
“草民諸葛亮,拜見州牧。”
諸葛亮舉止沉穩,手持羽扇,微微拱手行禮。
“水鏡先生高足,今日終於得見,有臥龍相助,何懼曹賊!”
劉表連連誇讚,吩咐設座。
“州牧過譽,亮之前於樊城輔佐大公子,卻未能保其周全,深感慚愧!”
諸葛亮輕歎一聲,自責不已。
劉表卻安慰道:“先生不必謙虛,本州牧早聞你曾獻詐降之計,若非黃忠反叛,定能成功。”
獲得信任後,諸葛亮稍覺安心。
隨即,劉表請教應對當前局勢的策略。
“依亮之見,曹賊雖占樊城,但他並無戰船,即便神通廣大,也難渡江。”
“州牧隻需命黃將軍率江夏水軍,將曹賊阻於北岸,拖延即可。”
“而袁紹南下在即,曹操久攻徐州無果,必會召曹晚回軍增援。”
“待曹晚匆忙回撤之際,州牧揮師北進,順勢追擊,定能收複失地,大敗曹賊!”
諸葛亮娓娓道來,為劉表描繪出清晰的戰略藍圖。
劉表麵露自信,點頭稱是:“臥龍所言甚是,本州牧就與那曹賊耗到底,看他如何闖過這漢江天險!”
諸葛亮輕搖羽扇,神色從容淡定。
…
漢水北岸,樊城水營。
曹晚立於棧橋,檢閱水營。
“將軍,我們費儘心力,才收集到不足七十條小船,這點兵力根本無法渡江。”
張遼稟報說。
文聘亦道:"黃祖已率江夏水軍至南岸,此賊水戰極強,即便我軍有船渡江,也需先破其水軍方可行動。"
眾將互視,皆默然無計。
程昱上前,拱手道:"樊城既克,劉表困於漢水以南,南征已成大捷。末將以為無需強攻襄陽,不如班師回朝,與主公會師徐州。"
滿寵、於禁等人輕點首,多數讚同見好即收。
"若今日不能破襄陽,日後漢水泛濫,樊城被淹,劉表倚仗水軍四麵圍城,諸位誰能堅守?"
曹晚冷眼掃視諸將,反問。
眾將啞口無言。
"然我軍新占樊城,根本無法造新戰船,即便不退,也難以渡江。"
程昱歎息。
話未落,曹晚詭譎一笑,遙指上遊:"誰說我無船?船不就來了麼?"
眾人驟驚,齊望其所指。
片刻後,所有人倒抽涼氣,震驚不已。
仿佛天方夜譚般,一艘艘巨艦自上遊順流而下,氣勢磅礴直奔水營。
"此戰船非江夏水軍標誌!"
"奇哉,漢水上除江夏外,怎會有這般艦隊?"
眾將麵麵相覷,滿心疑惑。
曹晚一聲令下,水門開啟,迎巨艦入營。
"此船竟如此龐大,比世上最大樓船還大數分?"
文聘略懂水戰,察覺異樣,不禁讚歎。
喧嘩聲中,唯曹晚淡然不語。
他麾下的鄭和寶船終至。
隻不知,係統借助何人之力,送來這二百艘鄭和寶船。
巨艦靠岸。
一青年武將登岸,快步至曹晚馬前,長身一禮。
"下官築陽縣令李嚴,拜見將軍!"
武將鎮定自報姓名。
曹晚眸光微亮。
李嚴稱得上名將。
本為南陽人士,曾為劉表屬官,尚未投蜀。
“竟然是李嚴送來了戰船!”
“有了這些寶船,又得一員可用之將,收獲頗豐。”
曹晚滿意地點頭,隨即問道:“李嚴,你的這些戰船從哪裡來的?”
平白無故得到如此多的寶船,總得有個合理的說法,給在場的將領們交代清楚才行。
“稟告將軍,我推測,曹公早晚要南征荊州,屆時若要渡漢水,必然需要戰船。”
“所以,我擔任築陽縣令五年期間,暗中打造了這兩百艘寶船,隻為今日獻給將軍。”
“還請將軍收下!”
李嚴給出了他的解釋。
“好!”
曹晚高聲稱讚,欣然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你的功勞我會記下,以後就在我的帳下聽命!”
“末將定當為將軍赴湯蹈火!”
李嚴大喜,恭敬拱手道。
曹晚冷眼看向對岸。
“劉表、諸葛亮,你們真的以為我沒有船就能過江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狂傲的笑聲在水營上方回蕩。
……
南岸荊州水營,中軍大帳。
劉表正在宴請諸葛亮,誠摯請教他的意見。
昔日,有蔡氏和蒯氏的支持,像諸葛亮這種出身普通世族的年輕人,劉表根本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