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晚抬手示意其繼續陳說。
“若從漢中南下,攻取益州,首當其衝便是劍閣天險。”
“此關地勢險峻,遠超潼關!”
“隻需劉備遣一萬精銳據守,我百萬大軍亦難以寸進。”
“因此,從漢中入蜀實為下策。”
龐統表明憂慮。
曹晚略作沉思:“士元言之有據,劍閣天下聞名,易守難攻,破此關隘,殊為不易。”
一時之間,眾將情緒稍緩。
“自古征蜀皆由漢中南下,若舍此路,又該如何攻蜀?”趙雲質疑。
龐統一笑:“子龍莫忘,我軍現駐荊州,亦與益州相鄰。”
說著指向西方。
趙雲神情微變。
曹晚莞爾,龐統之意顯然,欲令其自荊州西進,沿長江直搗益州。
“士元所言雖是,然荊州通往益州須經三峽天險,劉備於白帝城設重兵把守,我軍若要出其不意奪取此地,亦非易事。”黃忠憂慮道。
眾將隨聲附和。
“縱使三峽艱險,終歸尚可穿越。”
“白帝城雖固,終究不過一座城池,尚有可乘之機。”
“此策較之強攻劍閣,已算簡易百倍。”
龐統含笑而答。
黃忠默然無言。
“軍師所言甚是。”趙雲改初衷道,“自荊州入蜀確易,但須讓劉備誤判我軍從漢中進攻,以免白帝城設防嚴密,難以下手。”
“子龍之意,軍師應聽明白。”
曹晚端杯淺飲,目光灼灼,“既欲伐蜀滅劉,想必胸有成竹?”
龐統淡然一笑,“事不複雜,隻需製造迷局,讓劉備難以揣測我方真實意圖。”
“願聞其詳。”
曹晚傾身細問。
“首先,殿下可遣人散布謠言,稱南蠻王孟獲將起兵造反,占據南中七郡。”
“南中為益州後方,若生變故,劉備必憂心忡忡。”
“不論真假,劉備定會增兵南中。”
曹晚頷首,暗許龐統用心周密,連南蠻孟獲亦納入布局。
他示意龐統續說。
“其次,請天子頒詔,調集關中糧草,製造由關隴漢中南下的假象。”
“再者,散布消息,說遼東公孫度正入侵幽州,殿下班師後即刻北上平叛。”
“三路疑兵齊發,劉備必困惑於殿下後續動向。”
“隨後,隻需找準時機,沿長江逆流而上,穿過三峽,直搗白帝城!”
“拿下白帝,蜀地門戶洞開,餘下之事便輕而易舉。”
龐統指圖而談,娓娓道來。
諸將豁然開朗,臉露喜色。
“殿下,此計可行!”
趙雲撫掌大笑。
“妙計!”
曹晚拍案而起,冷然道:“便依士元之策,火速遣使北赴鄴城,向父皇奏明。”
當日,一騎自臨湘疾馳北上,直抵鄴城。
與此同時,
錦衣衛悄然潛入益州,散布孟獲即將反叛的傳聞。
曹晚統率凱旋之師,以班師回朝名義北上,浩浩蕩蕩。
鄴京此刻,
皇城內外歡聲雷動,百姓官僚皆沉浸於曹晚平定荊南的喜悅。
金殿之上,
“不過兩月,晚兒平定荊南,除掉劉協,更將交州納入版圖!”
“晚兒仍是朕那戰無不敗的麒麟兒!”
曹操笑意難掩,連連誇讚。
郭嘉亦拱手笑道:“如今亂世餘下唯有遼東公孫氏與益州劉備,陛下有太子,剿滅此二賊,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忽聞禦林衛來報,太子使者魏延已至鄴京,求見殿外。
“宣!”
片刻後,
魏延入殿,行君臣禮。
“太子何時至鄴?朕甚想念。”
曹操急切詢問。
魏延拱手道:“稟陛下,太子恐難以即刻返鄴,他須先除劉備,拿下蜀地方可回朝。”
此言一出,
曹操與郭嘉等均神色微變。
“晚兒欲伐蜀?”
曹操驚問。
“確是如此。”
魏延點頭。
郭嘉忙道:“伐蜀需經漢中,糧草軍備尚需時日籌備,太子何故如此急切?”
“太子不從漢中出兵,而是由荊州出擊。”
魏延朗聲答道。
郭嘉震驚,目光閃過異色:“自古伐蜀皆從漢中南下,從未有由荊州進軍之舉。”
曹操亦雙眼閃爍,滿是好奇。
魏延含笑說道:"太子殿下用兵一向出人意料,自有製勝之道,因此特來向陛下稟報。"說罷,他呈上曹晚的親筆信。
曹操接過信,仔細查看。良久之後,他猛地拍案而起,興奮道:"妙哉!此計絕妙,你回去告知晚兒,朕準了他的伐蜀之策,一切遵照其意願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