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安之等了一陣,不見李步蟾有何下文,“就這?”
李步蟾啃著芋頭,抬頭看著石安之,有些納悶兒,馬都備好了,還要咋地?
石安之扶額一陣慶幸,多虧今天來了一趟,不然不知道這貨會出什麼事,“我讓石斛跟你去,在外頭多聽他的話,彆由著性子亂來!”
石斛跟了石安之幾十年,從福建到京城,從京城到姑蘇,從姑蘇到湖廣,見多識廣,對考試的事兒也門清,有他跟著石安之才放心。
李步蟾也不推辭,他雖然不怕,但畢竟年少,有石斛這樣的老人跟在身旁,自是加了一層保險。
說話間,石夫人和蔣桂枝從外麵回來,蔣桂枝拎著菜籃子,裡麵的一個大肘子顫顫巍巍的,特彆可愛。
隨著府試時間臨近,這幾天的夥食費直線飆升,蔣桂枝埋的元寶,前些天被她一咬牙,破開了一個。
若是這秀才多考得幾回,家裡經濟真扛不住。
一頓飯吃完,送走了石安之夫婦。
蔣桂枝就開始給李步蟾收拾行裝,李步蟾也沒去讀書,就在一旁陪著她說話。
這一趟出門,少不得需要個多月,蔣桂枝需要準備的東西不少,李步蟾笑吟吟地看著,看著蔣桂枝裝了衣服鞋帽,又裝了書籍文房,還塞了一副圍棋,他就慢慢笑不出來了。
接著又裝了一包零食小吃,蔣桂枝不知從哪裡又踅摸出來一包東西,味兒很重,李步蟾有些不好了,“這是藥材?”
蔣桂枝使勁往包裹裡塞,頭也不抬,“春月多雨,萬一路上著了風寒,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咋辦?”
這話說得好有道理,蔣桂枝這是看到有青錢驄跟著,將它拿大隊的驢使喚。
等蔣桂枝噔噔噔地出去,又噔噔噔進來,手裡拿著剪刀和一杆秤,李步蟾實在憋不住了,“你不會還讓我帶著這玩意兒上路吧?”
蔣桂枝先將東西包好,再轉頭反問,“你不帶這個,在路上怎麼找開銀錢?”
“我……好吧!”
李步蟾服了。
他是一個最怕麻煩的性子,前世的他,拎個公文包就可以出差,現在倒好,直接就是搬了趟家。
不過,蔣桂枝說得也有道理,像這剪刀和杆秤,看著有些搞笑,實則還真是剛需。
像後世影視劇裡的大俠闊少,吃飯之後就甩下一錠銀子,瀟灑地扔下一句“不用找了”,那是扯淡。
行走江湖,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找零。
銀錠屬於大額支票,市麵難得一見,常見的是碎銀,碎銀都是一剪子一剪子剪出來的。
所以剪刀和杆秤是必須自備的,不然,碰到不規矩的商家,來個八兩秤,到哪裡講理去?
剪銀子的剪刀和平常的剪刀還不一樣,刀口短而剪柄長,這樣更省力。
稱銀子的秤則是戥子,這是一種精確度極高的小秤,可以精確到厘,不僅可以用來稱金銀,還可以用來稱中藥這般貴重物品。
在現實中花錢的正常操作,是用剪子剪下適量的碎銀子,再用戥子稱,要是多了再來一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