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玄甲營的五百騎兵以為自己是都要被當成拋棄的棄子,用來掩護皇帝陛下的撤退,內心情緒正低落時,沒想到崇禎皇帝陛下居然後麵緊接著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他們的情緒瞬間被點燃,胸膛中似有一處找不到宣泄出口的烈火在體內橫衝直撞著,燒的他們雙眼通紅,恨不得仰天長嘯來將這股戰意狠狠地宣泄出去!
“衝鋒、陷陣、殿後、先登、斬將、奪旗……最危險的地方朕永遠與你們同在!”
那日設立玄甲營時,崇禎皇帝那斬釘截鐵,鏗鏘有力的激昂話語,仿佛此時又在這些玄甲營士卒的耳邊響起!
時空交彙重疊,數百年後的戰場風流最終還是彙聚到了這個英武不凡,氣吞山河的男子身上!
玄甲營的五百騎兵瘋了一般嘶聲歡呼著,他們也學著崇禎皇帝的樣子,舉起右拳狠狠地拍打著自己的胸膛,用儘全身力量大吼道
“願為天策將軍赴死!”
“願為天策將軍赴死!”
“願為天策將軍赴死!”
……
在一旁的李性忠此刻眼中異彩連連,他從未想到萬金之軀的皇帝陛下,居然能在這種危急關頭,高聲說出此等驚天動地的豪邁話語。
是說他如同“戰神”英宗一般無知者無畏呢,還是說他真的如“太祖,成祖”一般勇猛不凡,驍勇善戰呢?
還未等李性忠心中的震撼褪去,崇禎皇帝轉頭對著他們下令道“王,李兩位愛卿,朕命你們開始有序的撤離出戰場,向京師方向撤退!朕來給你們斷後!”
“這……!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微臣怎能讓陛下為我等斷後,臣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保陛下周全啊!”王家彥驚的白須微微顫抖,聲淚俱下的顫聲說道!
而一旁的李性忠也緊緊的抿著嘴唇,眼神堅毅的盯著崇禎皇帝道“臣乃將門之後,世受皇恩,我李氏一門曾世鎮遼東,都怪末將無能,才致使建奴入關擾國,本就愧對我大明社稷!今日更不敢讓陛下為末將殿後,末將願攜麾下士卒,死戰為陛下殿後!懇求陛下快上馬撤退吧!”
說到最後,李性忠眼中已存死誌,他離開薊州鎮時就已經給其子李應祖吩咐,若是他不幸戰死沙場,就讓李應祖領著家眷去朝鮮生活,若有朝一日,滿清得了天下,不得出仕為滿清效力,隻在朝鮮當一名平民百姓即可。
此刻聽李性忠語氣誠懇還帶有一絲悲壯,崇禎皇帝不禁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口安慰道“愛卿不必如此,朕也不會讓汝去送死,你先點齊麾下兵馬,與朕合兵一處!”
“王家彥聽令!那已經和建奴白甲兵交戰的一千忠勇營步卒,我們已經救不出來了,你先帶數十騎兵向南撤退,朕和李副將留下來為你斷後!如今情形緊急,不要婆婆媽媽的再勸,朕意已決,快!”崇禎皇帝神色嚴肅的衝著王家彥說道。
見皇帝陛下態度堅決,此刻情形也不由得王家彥繼續勸說,他隻得衝著崇禎皇帝行禮後,點齊騎兵,開始向南撤退。
看著王家彥離開後,崇禎皇帝用手指向東邊已經騰起煙塵的一處地方,胸有成竹的開口道“李副將,這些建奴白甲兵雖然厲害,可他們居然沒有騎重甲馬匹,放棄了最具優勢的馬上功夫,而是選擇用腿步戰,機動性肯定不如我等騎兵。”
“朕適才用千裡眼仔細看過,東西側翼圍上來的僅僅隻是身披普通甲胄的建奴騎兵,我等合兵一處,用優勢兵力,撕開一個口子,就可以逃出生天!”
李性忠聞言信服的點了點頭,看起來陛下也深諳兵法之道,而且絕不拖泥帶水,婦人之仁,一千忠勇營步卒隻要纏住那一百名勇猛的白甲巴牙喇,沒有重裝騎兵的建奴騎兵,也和他們一樣是輕騎兵,集合優勢兵力猝不及防間,有很大概率能夠撕開一個口子!
想到這裡,李性忠已經不把崇禎皇帝當成一個養尊處優的帝王看待,而是將他當成了一名久經沙場的將軍,放心的把自己麾下騎兵的指揮權也交給崇禎皇帝指揮。
“列鋒矢戰陣!”崇禎皇帝大聲下令道。
近數百名騎兵也排列成一列穿透性較強的錐形隊列,開始向東邊移動!
此刻崇禎皇帝繼續在隊伍前列大喊道“火銃手準備,裝鉛丸!”
在前列的玄甲營騎兵開始依次在馬背上朝三眼銃每個孔洞內裝上鉛丸,穿好引線。
隨著前麵的騎兵死命抽打著馬臀,大明騎兵胯下的戰馬開始拚命的奔跑起來,速度越來越快!
好在這裡是平原地帶,若是地形崎嶇不平,騎兵胯下的戰馬是根本衝不起來的!
高速奔跑一下,隻要地點有一個小小的坑洞,這些高速行進的馬匹都會折斷腿骨,摔倒在地!
漸漸的,這數百名騎兵已經能隱約看到正在和建奴騎兵在側翼交戰的明軍騎兵隊伍了。
此刻,崇禎皇帝所帶領的騎兵已經和建奴相距不到五十步了!
他們在馬上已經能看到側翼的明軍騎兵和建奴騎兵互相遊走互射的戰鬥場麵了!
突然一支策馬狂奔的騎兵隊伍加入戰場,雙方人馬都有些愣神,不同的是大明這邊的騎兵見到這隊騎兵是從己方陣營內衝出來的,則是紛紛大喜,為其忙不迭的讓開了道路,以防自己的戰馬擋在這些衝鋒的路上,誤傷友軍。
而對麵的建奴騎兵一見這支銳不可當的騎兵打著大明的旗幟,則是一驚,紛紛大喊著圍了上來!
還沒等他們收攏包圍圈,隻聽得這隊騎兵隊伍裡有人大喝一聲道“放!”
猛然間數十股白煙冒起,三眼銃三隻孔洞內的鉛子散射而出,天女散花般朝著建奴騎兵部隊潑了過去!
“啊!啊!啊!”
數十道慘叫聲從建奴騎兵隊列中傳來,三眼銃所發彈丸,三十步內即可破甲,五十步內可重傷不披甲的戰馬。
由於崇禎皇帝率領的這支騎兵隊伍正在高速行進中,相距五十步時,他才下令點燃引線發射三眼銃內的鉛丸。
而且是高速顛簸的馬背之上,精準度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了,所以崇禎皇帝命三眼齊射,靠彈丸數量取勝。
喜歡挽天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禎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