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劍術基礎,劍招卻無。
但風允提筆在其後而書,寫下自己對慍怒一劍的感悟和慍怒之法。
文氣一蕩,墨跡則乾。
“此書贈武上士。”
武上士觀之,立即就清楚這是方才風允怒斬大宰一臂之異術。
隨即感恩,就要以弟子禮大拜:“君賜某劍招異術,當為夫子相稱!”
“且去吧,夫子卻是當不得了。”
夫子?
風允不由想起公子烈,與教導那些孩童識字不同,他是切切實實教導了公子烈思想,在大庭,他也隻有這一個弟子,即使是黑犬也不過是留之一兵書,算不得弟子。
這《山海圖》雖說還未讀畢,騰蛇異術未出,但待祭奠公子烈,即可離開大庭罷。
多留,多增無奈。
而武上士…不敢認之。
見風允態度堅決,武上士卻也拜不下去。
“君,某且去也,明日清晨則離大庭。”
“還望風君在大庭安,待戰前祭祀後,隨心而離。”
“……去吧。”風允擺手,能離去者,皆離去吧,大庭亂象已生。
欲其亡,必欲其瘋狂。
即使大宰神情再漠然,也不過是寧靜將終。
而武上士也是果決之人,趁著夜色,緩緩離去。
……
風允目視遠方,晚風浮動,似乎今夜的風,都變得燥熱喧囂,越國宣戰,大庭之中有能力離去之人,怕是紛紛逃亡。
不然今夜武上士也不會下定決定尋求一問。
而那些大庭庶民們卻逃不掉,離去大庭猶如野人,最終怕是會淪為他國奴隸。
在大周,所謂的家國同在,不外乎如此。
此時的他,從一庶民小兒到守藏史,又為司徒使節,在越國為風君,幾經磨礪,一步一進,積累著對大庭的不滿憤慨,最終也要離去。
“嗡!”風允本就趨於突破的文道,在刹那間鼓動,微微一聲清鳴,就一躍而過。
異人一流!
“漸卦——下艮上巽,乃是循序漸進之術。”
風允如有所悟。
“慍怒之劍,循序漸進,積聚怒意,一日更甚一日也,原來如此。”
當然,這隻是對怒氣的利用。
對於其餘之物,亦可以漸卦驅動。
如這文氣。
“漸卦!”
風允心口聚起一道文氣,而隨著時間,文氣緩緩增加,這已經超越了他本身實力所能蘊存的文氣。
冶鳥!
一隻冶鳥由這漸卦文氣幻化飛出,在風允身側撲騰。
“漸漸之長,雖慢,但卻是真實之長,非虛幻也。”
若是此時風允以循序漸進之術,催己成長,隻要身體所需足夠,怕是不多日就會成長為一壯年。
循序漸進,序也是規矩,不可能憑空成長,人食而長,這是不變的定論,再次之上才能漸進。
至於其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