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風君欲停留揚粵,作為揚粵之大宰,餘自然安排款待。”
計然思索,風允在此,合盟之國也不會擅自對揚粵出擊,遂安排下去。
很快,風允和計然來到了驛傳。
“風君若是有事,可隨時與揚粵甲兵說清,那大塊漢子就在驛傳內……風君請便。”
說畢,計然離去。
他需要與揚粵王說明風允的情況,且一探風允所給的情報,是否為實,這楚國真有奇襲之嫌?
此事容不得馬虎!
快步趕往揚粵王宮。
這揚粵王宮比之百越王宮大了兩三倍,其宮殿多有青銅裝點。
作為蠻夷大國,揚粵這幾年甚少擔憂青銅武器的礦源。
遂對青銅飾品多有研究。
“大宰來了,那什麼風君呢?”
揚粵國為蠻夷,不服王化,為王位也。
這揚粵王貪圖享受,這宮殿內都是珍寶獸皮,還有不少女子依偎左右,毫無進取之心。
對風允的到來,也是想一見名人,看風允對尋常人有何不同。
對此,計然心知肚明。
不過……
“王,餘卻是來詢問楚國之事……”
“楚國。”計然還未說完,那揚粵王就道:“派出去的探子還沒回來,大宰不必擔心,這大冬天的,一覽無餘,那楚鱉是不敢來犯揚粵的。”
聞之,計然暗自搖頭。
可還是道:“王,餘與您約定,在揚粵行職三載,您就將揚粵所珍藏的煉氣士殘術與餘觀看……”
“唉,這不是沒過完年嘛,等年一過,就給大宰。”
“……大宰啊,在觀這煉氣士的書之前,您能不能再為揚粵尋一金脈……寡人最近想用青銅鑄一大榻。”
大榻?
觀這揚粵王壯若虛胖的體型,計然微微歎息。
青銅鑄造,其越是大者,越是易裂,這一榻,怕是要毀儘不少青銅。
“餘會在年前為王再尋一次脈。”
計然領命,誰讓他這異人天賦,與山川尋脈有關呢。
聞言,揚粵王大喜。
“就有勞大宰了!”
揚粵王高興,就是對風允也忘在了腦後。
……
另一邊,風允入驛傳,蠻娃就緊忙來看。
風允檢查,確實隻是小傷,這才安心。
“好生修養吧,吾會在揚粵待一段時間。”
風允對揚粵的了解有一些。
其長江之南,自古就是蠻夷之地,同時,也是王朝更替,那些遺民逃亡之地。
自古時伏羲女媧時,就有大洪水所攜,來到南地,形成的部族,而炎黃蚩尤時又有九黎遺民。
在商代夏時,又有夏遺民。
周代商時,又有商遺民……
這揚粵,就與商遺民有不少關係。
商,是為青銅興起之時。
從揚粵城門出,風允就已經看見了濃厚的青銅文明,建築多有青銅裝點。
而甲兵們手上的長戈也十分鋒銳,裝帶整齊。
國度之內,秩序井然,雖說有蠻荒意味,可粗中藏細,又有著一般部族所沒有的規矩。
比之揚粵,百越更像是烏合之眾。
“揚粵能成為大國,與周禮之國對峙,也不無道理啊。”
望之感歎。
這冶煉之道,在此時,絕對是一國大事,幸而,風允還認識歐冶子,其乾將也在歐冶手下學習冶煉之法。
“一般甲兵所需的冶煉之道,也需書信歐冶,望能傳之。”
礦……
風澤未治理前,百越難尋礦產,但此時風澤治理,這風澤周邊的山勢之中,可有不少裸露的礦產。
風允思及此,才寫信,準備讓護衛送往禹越……
但有止住。
風允對護衛道:“順便看看禹越與句吳此時的戰事如何,吾將《大禹賦》交給了歐冶,此賦可保歐冶離開禹越,但歐冶的想法,我卻不能清楚。”
風允暗歎。
歐冶為人忠義,有恩必報,誠信君子。
見到越國被吳國所欺,怕是會心軟。
交代護衛,風允這才讓其離去。
“咚咚咚!”
護衛離去不久,外麵就傳出敲門聲。
門開,就見揚粵一甲兵。
“風君,大宰安排您前往典籍宮居住。”
聞聲,在室內的風允與鄒衍都抬眸去望,似疑惑。
這桐國時,風允可去桐國典籍宮一居,是為桐君文道有求,而這揚粵又是何事?
不解。
但既然身處揚粵之地,在揚粵無辱的情況下,自然依照揚粵的安排。
“有勞了。”風允示意鄒衍,隨即風允一行人收拾行李,伴隨著馬車,前往揚粵國的典籍宮。
“夫子,揚粵也有典籍宮嗎?”
“想不到這蠻野之地……如此不同。”鄒衍拉開簾子,望向外界,這街道寬闊,布局有序,雖說比不得周禮之國,但在蠻夷之處卻是少見。
特彆是那些建築花紋,這裡的庶民十分講究。
對此,風允也很感歎。
“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發展,畢竟大多的人都會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加繁榮。”
“特彆是曾經見過輝煌的人…”
望之深處,還是有破敗之地,有饑受苦難之人,風允微微垂眸,搖頭輕歎。
“夫子…那個老人要死了。”
風允望去,就見一枯瘦老人,扶著牆,緩緩倒下。
鄒衍訥訥,想要讓馬車停下,隨即期盼似地望向風允。
風允微微搖頭。
“他已經死了。”
聞言,鄒衍愣住。
馬車繼續行進,很快離開了這條道路。
“他為何要在這般冷的天出門?”
鄒衍發問。
風允還未答,就聽見。
“風君,典籍宮到了。”
“先下車吧,等明日我再與你去這揚粵看看。”
鄒衍聞聲,這才點頭。
而步入典籍宮,就見到之前接待風允的計然在安排床榻,布置大殿一處,給風允居住。
計然道:“風君來我揚粵,揚粵無多招待,文人之事我最清楚,其多尋書典,視為珍寶。”
計然抬手以請。
風允回禮,這才隨之入殿。
“揚粵典籍宮內,多是雜書,無多經典,也無什麼周書,多是些勇武之言,風君可隨意觀之。”
風允望向揚粵典籍宮,不知何語。
因為在殿內,少書,比之小國桐國都不足。
也就比百越多些。
見到風允此神色,計然淡笑耳語:“彆小瞧這裡,雖沒有多少東西,但其中隱藏了一本尋常地方見不到的好書。”
計然神色隨意,不似那些士族一般拘禮。
此番拍了拍風允的肩膀,笑著離去……
推薦一本幼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