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陽策·以國治國_大周守藏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周守藏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陽策·以國治國

第一百七十九章:陽策·以國治國(1 / 2)

一月後——

因為風允之策,百越借道於揚粵,可敗兵而逃,其揚粵王能帶離開的,也不過是些宗室之人與忠揚粵之甲兵,少有揚粵庶民有機會跟隨其離開。

至此,揚粵與鄂國因褒響之死,之戰,止也。

楚國以全力,吞食百越之土地!

……

“聽說了嗎,君上正以擊敗揚粵之戰事,向天子請爵!”

“嗡嗡嗡……”

楚國街頭,一人言此,其周圍議論附和之聲,陣陣不絕也。

風允身著曲裾,內裡帶絨,聞周圍之聲,也感歎。

“楚人孺慕周禮,希望被天子承認為有禮之民,如今楚君以此機會行請爵之事,楚人難有不喜者。”

望向那些因此而喜悅,相互交談的楚人,風允笑而搖首。

另一旁的護衛項燕也眉眼喜悅,對於風允此異常之態,卻沒有發現。

“駕!”

“讓路!”

屈原縱馬,向楚君宮而去。

風允拉了拉項燕,靠至邊側,與其周圍楚人一般,讓其行。

“揚粵又不安定了。”

項燕皺眉。

揚粵被攻下,楚國全力把控,治理各地遺民,可即使無大禍,但小禍不斷也。

為此,孫叔敖派遣屈原前往揚粵坐鎮。

可即使這樣,依舊麻煩不已。

而如今,屈原又歸,怕是又遇到什麼麻煩事了,不然不會親自歸來。

“這是正常的。”風允望著遠去,向楚君稟報政要的屈原,目中古波流動。

“即使是揚粵王在時,揚粵之地也有匪禍民亂,何況這國之交替之時呢?”

“這時,之前遠派在外的揚粵小官小將,都會變成之前的賊啊。”

感歎一聲,風允就不再言。

項燕卻問。

“風子,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決嗎?”

風允笑著。

他非楚之官吏,也非楚君幕下之賓,楚國有國相在,他有什麼好商談的呢?

“萬事蹉跎,非允一人能全也,楚國有自己的智慧,不是嗎?”

風允道:“走吧,今日說好要去產紅漆之地一觀。”

“諾。”項燕無奈。

……

楚宮——

“君上,如今揚粵大部分城池皆被我楚占據,但不少揚粵人都攜家入山,不時騷擾,還請君上能勒令楚官,出揚粵而任事,以抵禦各地之亂。”

殿內,屈原坐在席上,而其旁是國相孫叔敖,左右還有一些士大夫。

君上位於首席,望向屈原,似在思考。

他示意一旁的孫叔敖。

此時政要之事,卻是孫叔敖在掌管。

孫叔敖隻是一思,就行禮道:“君上,楚國之官,方足,若是占領一城尚好,可整個揚粵……皆調官而往,恐影響楚地自身的發展。”

楚君眉頭一簇。

“我楚無人乎?”

“嗯?”

“我楚明明有這般……呃。”

楚君本想說楚國有這般多的權貴大族,可若真如此調遣,豈不與分封無異。

分封是要分封的,但絕不能全都分出去。

對此,楚君沒有越深,這政要之事,卻是他的短處。

“國相有何方法?”

楚君詢問。

孫叔敖一禮,道:“揚粵之地,多山野,少平原,不如我楚地開闊,我楚不若擇其主要而掌,其餘閒之。”

“而楚地征士,待培養一番,再派遣入揚粵,擴揚粵各城。”

楚君聞之,沉吟……

“那揚粵遺民呢,遷往何處,誰來管製?”

風允的策略,為楚國減少了征戰,輕易拿下揚粵,但也留下了太多的揚粵遺民,此時有糧在手,可控一二,但不能隻控而不化為楚之勞力,需一長久之計。

遷往何處?

楚地何處不比揚粵富庶,若真遷往楚地,誰會同意呢?

對此孫叔敖很清楚,在殿中的士大夫也清楚。

“君上,不若讓餘前往典籍宮,與風子商議?”

聞聲,楚君冷哼。

“怎麼,以國相的才智,也無計可施?”

雖是如此說,但楚君清楚,孫叔敖的才能。

其不過掌權幾月,楚國的發展,井井有條,比之此前皆要繁盛,光說那與揚粵開戰的花銷,在孫叔敖的政策下,對楚而言,都不值一提了。

可見孫叔敖的治國內政之能。

對於楚君的反問,孫叔敖搖首。

“君上,這安遺民之策,是風子出,老夫也觀閱國風子之書,依揚粵之情,布‘攻而懷柔之策’,接下此任。”

“但其國事之大,臣即使有自傲之心,但也不能自傲而行,遂希望多位智者的智慧,來擇其適合,而行國政。”

孫叔敖說畢,又看向周圍。

“諸位若有計策,可一一獻出,同商國事。”

聞言,楚君點頭,他清楚孫叔敖是一位嚴謹之人。

對此,他也沒有不耐。

掃視周圍,頷首,表明支持孫叔敖。

見此,不少人都發言而論。

其中,屈原也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楚君微詫,這想法倒與周圍人不同。

但想到屈原有學玄門,風子之書就是他抄錄的,也就釋然了。

觀世而禦世。

這是屈原這段時間在揚粵觀察情況,而成的禦世之策。

“……”

……待說儘之時,天色已暗。

“暫退吧,明日再論。”楚君示意孫叔敖……

而待夜間,典籍宮內——

“風子。”

“風子。”

屈原與孫叔敖,皆至典籍宮。

婢女斟茶…

“不知兩位來此是?”

“原愚鈍。”屈原先行一禮,對風允道:“在揚粵近一月,卻沒有解決揚粵亂政,此時還得來尋風子想法。”

來問策的…

風允點頭,望向一旁的孫叔敖。

孫叔敖知曉風允是直白之人,此時卻沒有屈原那般拐彎抹角。

直言揚粵此時的情況,並將今日在殿上眾人之策皆說出。

其屈原之策是為最後——

治國之士不足,可先以兵壓製,行低產之城,穩其民則可,待楚國之士出,再出馬上任……

屈原希冀望向風允,似要風允評價,但又怕風允不滿。

孫叔敖笑而說畢。

風允沉吟一番。

“治標之策,雖能解決楚國無多士之難,卻不解揚粵遺民騷擾之亂。”

聞此評價,屈原失落。

行禮道:“風子,此策是餘關於風子《列國·百越》所感悟,此時學而不精,請風子責之。”

風允見之,沉吟。

“卻也可行之。”

屈原驚喜,呼出一口氣來。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