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聚集了周邊四個縣的反抗軍一千五百多人,還有兩萬貧民,攻打了一次安豐城,安豐在蔡瑁支援而來的一千士兵幫助下,紋絲不動的抗住了反抗軍的攻擊。
此時,腦子活泛的人已經想到了幫他們那些百姓。
同時,領頭的也看清自己和鄉親們被利用當了先鋒,有智慧看懂這個,他就已經有氣度放下這種心結了。
當即通過青龍軍士兵求援,這個求援,也不隻是求援的意思,心照不宣的默認接受了青龍軍的領導。
收到消息,青龍軍並不好跨過六安,兩縣。但是土狗軍可以悄悄支援。
在安豐反抗的時候,土狗軍、朱雀軍各派了五萬軍渡過淮河,支援攻打期思的一萬土狗軍。
十一萬大軍在自己退路上攻城,蔡瑁不緊張嗎?
緊張!
當然緊張!
於是派軍回援期思,同時派軍一千前往安豐幫助鎮壓叛亂。
土狗軍和朱雀軍收到消息,默契地在輪換戰場的時候,減丁增灶,撤走了土狗軍,前往蓼縣設伏。
收到青龍軍來信,陳敘果斷將南邊那一路軍隊派往了安豐。
伏擊戰與安豐攻城幾乎同時打響,蔡瑁處於劣勢,派兵催促文聘儘快回師包圍土狗軍。
但是文聘隻想說,大都督,我的壓力也很大好不!
兩萬頂著五萬打,文聘壓力真的很大,要不是六安官府和世家的錢糧供應十分充足,安排家丁私兵幫忙守城,加上黎甲馬並沒有使出全力不計損失地打。
不然,六安早沒了。
各軍軍長多年以前,也是想著,己方戰力這麼強,坐擁五十萬可戰之兵,打個勝仗,統一天下還不是簡簡單單。
但是連年不斷地征戰,他們才明白,打勝仗和統一天下,不是一回事,人民軍的統一和打江山做皇帝的統一也不一樣。
統一天下就要對天下人負責,不是打贏敵人,殺了敵人就行,你還要治理,為治下謀發展。
打江山做皇帝可以勾結世家,他們有錢有糧,可以不在乎士兵的生命,賤民就像韭菜,割完這一茬等著再長起來就行,隻要給還活著的士兵畫個餅他就嗷嗷衝,搶錢搶糧強婆娘,他們可以跟著你無惡不作。
人民軍不一樣,定下為人民而戰的那一刻,人民的正義就是你的正義,人民的敵人也會把你當敵人,你需要考慮戰勝後的事情,安排人梳理社會,你需要人才,舊時代的人才基本都把你當不死不休的敵人,你隻能自己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吃的就是時間。
而且人民軍必須始終保持與人民的正義一致,但人性天然貪婪,軍人心中一樣有惡,戰場上,你要保證他們的惡對敵人釋放,同時要保證不能超限,不然,之後你怎麼接收解放的土地,新人民對你的血海深仇怎麼消弭?
總不能乾脆全都做成肥料,當日本鬼子整吧?
所以,近幾次戰爭,黃平沒有再強調慢,但各軍都開始穩紮穩打下來,邊打邊建設。
顯得北溟軍很弱,數倍敵人的兵力,還跟敵人僵持。
“繼續拖住文聘,不讓他回援。”
黎甲馬的命令還是這個。
打持久戰,拚的就是國力,專門克製各種陰謀奇招。
隻要荊州軍還在戰場上,就會有源源不斷地錢糧流入戰場,一點點的勝利,一點點地消耗荊州的物資。
敵人的損失相當於我賺了,而我比敵人資本雄厚,那我指定贏,資本的利益不等式在戰場上十分好用。
文聘被拖住,蔡瑁戰事緊張,多次催促無果之後,又向襄陽的劉表求援。
此時,劉表還在聽手下世家和寒門的辯論賽呢,起因還是劉繇的求援信。
自曹操南下,帶動一次世家南遷之後,陸續有世家之人從北方南下,一開始因為袁氏四世三公的名聲,多逗留汝南一帶。
諸侯兩次北伐失敗,目光長遠的世家看出淮北不保險,繼續南遷,直到長江邊上。
這可就害苦了劉表,作為南方最大的諸侯,每天都要為人才太多而頭疼。
老而彌堅有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世家雲集荊州,避世的三個老家夥被人從山裡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