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拿起書繼續讀,來了這個地方後,才知道什麼是挑燈夜讀。
他最近老在想,電子產品真是害人不淺。
他穿越到這裡後,晚上經常讀書,可能也是以前熬夜的習慣在作祟。
他以前就是近視眼,小學就戴眼鏡了。
沒想到現在居然沒事了,這麼長時間都沒問題。
這也算是件好事。
夜深了,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屋裡。
韓義慢慢睡著了。
第二天,朝廷的風向大變。
現在沒人再反對韓義了,大家都推舉他做鎮國公。
小皇帝也挺開心,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的主意。
他接觸的大臣中,韓義眼光獨到,不驕不躁。
太後很久沒管政事了,隻是靜靜地聽著。
討論了一會兒,小皇帝開口問道:
“韓愛卿在哪?”
韓義站了出來,點頭答應道:
“臣在這裡呢。”
小皇帝抬起頭,胸膛挺得筆直,響亮地說:
“在這大漢危急關頭,你勇敢站出來,為老百姓著想。
戰亂不斷,你時刻牽掛著百姓的安危,百姓們也對你充滿了尊敬和愛戴。
你立下大功,從今天起,你就是鎮國公了。”
韓義點頭致謝:
“多謝皇上厚愛。”
小皇帝接著說道:
“鎮國公這個職位,關係到我們大漢的興亡,是百姓的依靠。
現在賜你洛陽城南的一座大宅,還有黃金千兩……
這些賞賜,讓朝廷裡的大臣們都眼紅了。
劉基心裡頭那個高興勁兒,簡直沒法形容。
賞賜越多,說明皇上越看重他,離那個最高的位子也就越近了。
這時候,韓義走上前說道:
“我從小在兗州的泰山腳下長大,早就把那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京城是好,但我還是想回老家,請皇上成全。”
小皇帝一聽也愣住了,問道:
“韓愛卿的意思是,要一直待在兗州的泰山,不在京城建宅子了嗎?”
韓義低著頭回答:
“錢財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家才是最重要的。”
下麵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劉基更是急得團團轉。
韓義這是唱的哪一出,這麼好的機會都不要,他是不是犯傻了?
這話聽起來不太對,兗州的泰山是他的老家,他回去了豈不是沒了束縛?
韓義一心為百姓著想,平時吃穿都簡單樸素,這種精神真是太難得了。
韓義默默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真該好好讚揚一番。
這些話,韓義都聽在耳裡了。
小皇帝也很為難,因為太後讓他留在洛陽。
小皇帝硬著頭皮說:
“洛陽也是你的家,你可以常回兗州泰山看看。
你嶽父王允也在洛陽,你可以把家人接來團聚嘛。”
韓義推辭道:
“兗州的泰山是我的根,貂蟬也習慣了那裡的生活,再說兩地相距甚遠,實在不方便,請皇上成全。”
小皇帝無奈地說:
“你知道鎮國公這個職位有多重要嗎?你在兗州的泰山怎麼了解洛陽的情況,怎麼輔佐朝廷呢?
我還年輕,挑不起大梁,你怎麼能回去呢?”
韓義看樣子是下定了決心要走,說:
“朝廷裡大臣眾多,都對皇上忠心耿耿,但兗州泰山的民情更複雜,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大漢的穩固。”
小皇帝覺得說不過韓義,就說:
“這事以後再商量吧,退朝。”
退朝後,劉基氣呼呼地來找韓義。
一進門,劉基就嘀咕:
“主公這是怎麼了,到手的好處都不要了。
這不是讓人看笑話嘛?彆人想來洛陽都來不了……”
韓義還是一臉平靜,說:
“劉軍師怎麼這麼沉不住氣呢,洛陽是好,但也不能隨便答應。
太後疑心病重,今天要是這麼輕易答應了,以後更要小心提防。”
劉基這才恍然大悟,說:
“主公這是放長線釣大魚,不過這一步要是走錯了,可就全完了。”
韓義笑著回答道:
要想得到些什麼,就必須舍得投入,表麵看起來好像挺冒險,但其實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太後沒了強大的支撐,咱們就如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她心裡雖然害怕,但仍想利用咱們。
關鍵就在於咱們能不能沉住氣,彆讓人看出咱們的膽怯。
劉基正要說話呢,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韓義起身出去看看情況。
劉基在屋裡隻聽了個大概,心裡就明白了事情已經辦妥。
喜歡三國:貂蟬帶娃堵門,我讓她再生請大家收藏:()三國:貂蟬帶娃堵門,我讓她再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