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的皇宮裡,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他深知黃冊製度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性,於是一道聖旨從皇宮發出,傳向全國各個州縣,要求各地官府嚴格執行黃冊編造工作。
在浙江金華府的一個小縣城,知縣劉大人接到聖旨後,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師爺和衙役,商議如何開展黃冊編造工作。師爺建議張貼告示,讓百姓知曉此事,並安排人手到各個村落去督促登記。
告示貼出後,百姓們議論紛紛。一些老實巴交的農民,積極配合官府的工作,主動到縣衙登記自家的人口和田地。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亂象。
縣衙裡的一些小吏,趁機敲詐勒索百姓。他們以登記黃冊為名,向百姓索要錢財,否則就故意拖延登記,或者將百姓的田產少登、人口多登,以此來為難百姓。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村民張老漢一家為了能順利登記黃冊,拿出了家中僅有的幾吊銅錢送給前來登記的小吏。可小吏卻嫌錢少,一腳踢翻了張老漢的錢袋子,惡狠狠地說:“就這點錢,打發叫花子呢!不拿夠銀子,你們家的黃冊彆想登記。”張老漢無奈,隻能含著淚四處借錢。
與此同時,一些富戶和地方豪強與小吏勾結起來,企圖隱瞞自己的田產和人口,以逃避賦稅。他們賄賂小吏,讓小吏在黃冊上做手腳。
縣城裡的大地主李老爺,家中良田千頃,人口眾多。他找到負責登記的小吏王二,塞給王二一百兩銀子,說:“王兄弟,你在黃冊上把我家的田產少登一些,人口也少寫幾個,這銀子就是你的了。以後還有好處呢。”王二見錢眼開,滿口答應。於是,在黃冊上,李老爺家的田產變成了寥寥無幾,人口也隻有寥寥數人。
而那些沒有錢賄賂小吏的普通百姓,卻被登記得清清楚楚,賦稅也一分都不能少。這種不公平的現象,讓百姓們怨聲載道。
隨著黃冊編造工作的推進,百姓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一些家庭因為拿不出錢賄賂小吏,黃冊登記出現問題,不僅要承擔更多的賦稅,還麵臨著被官府追究的風險。
張老漢一家四處借錢,才湊夠了銀子送給小吏,黃冊才得以順利登記。但為了還錢,一家人省吃儉用,孩子們連學都上不成了。張老漢的老伴兒整日以淚洗麵,哭訴著:“這黃冊,就是咱們百姓的催命符啊!”
在另一個村子裡,村民趙大哥因為拒絕向小吏行賄,小吏在黃冊上故意將他家的人口多登了幾個,導致他家的賦稅增加了好幾倍。趙大哥無力承擔,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幾畝薄田被官府沒收。他望著被沒收的田地,淚流滿麵,心中充滿了絕望。
朱元璋一直關注著黃冊製度的推行情況。他派出了禦史到各地巡查,了解黃冊編造工作的實際情況。
當禦史來到金華府這個小縣城時,聽到了百姓們的哭訴和抱怨。禦史經過深入調查,掌握了小吏敲詐勒索、富戶勾結隱瞞等一係列證據。
禦史立刻將情況上報給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龍顏大怒。他下令嚴懲那些違法亂紀的小吏和勾結富戶,追回被貪汙的錢財,重新核查黃冊,確保黃冊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很快,那些敲詐勒索百姓的小吏和與富戶勾結的官員被逮捕入獄。他們受到了嚴厲的懲處,有的被斬首示眾,有的被流放邊疆。
同時,官府重新組織人員,公正、公平地進行黃冊登記工作。百姓們看到了希望,他們積極配合,如實提供自己的人口和田產信息。
張老漢一家的黃冊得到了重新登記,他們不用再承擔那些不合理的賦稅。趙大哥也在官府的幫助下,找回了自己被沒收的田地。
雖然經曆了一番波折,但黃冊製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和落實。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安定下來,他們心中對未來又燃起了新的希望。而那黃冊上的淚水,也成為了這段曆史的見證,警示著後人要公正執法,關注百姓的疾苦。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