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武聽到李雲龍這一番大言不慚的論調,再次追問了一句,
“李軍長,真的麼?你要不詳細攤開來說說,給我們大家解解惑。”
麵對羊武的這番要求,李雲龍忍不住想笑了,他覺得這個羊武真是小聰明不斷,看似在為難自己,實際上則是給自己表現的機會。
不過彆人送溫暖,李雲龍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故而他開始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化各位,我是這麼認為,我誌願軍這一次之所以會選擇戰略撤退,主要原因就是我軍補給效率太低,補給線過長,這就導致補給周期變長了。
先不管中路軍和東陸軍怎麼樣,就拿我們西路軍來說,目前我們的糧草和彈藥也不多了,已經不能維持太長的時間,更不要支撐我軍進行大規模作戰。
另外,誌司方麵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考量,那就是美軍的補給已經提前到位了。
他們隨時都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反撲。如果在這個時候我軍再進行深入作戰,很容易被美軍進行分割包抄。
在加上目前37線一帶,基本以平原為主,非常適合美軍的機動化部隊作戰。
如果在這裡跟他們打,那無疑於以短碰長,並不是很有力。
相反如果我軍能退守到三八線,利用地形堅持到下一波的補給到位,那我軍就又有能跟美聯合軍重新扳手腕的實力。
所以誌司領導的這一番作戰決定,是非常正確的的一個戰略選擇。”
李雲龍的這一番詳細講解,讓在場原本一知半解的軍官們,全都有了一個更深刻的體會和了解。
此刻他們看向李雲龍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而一旁的羊武看到這一幕,心裡十分不高興,因為他剛才故意點李雲龍的名字,本意就是想要惡心他,結果反而讓李雲龍又又威風了一把,賺了一大波的威望。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羊武又開始動起了歪腦筋,隻見他轉移了話題,
“同誌們,剛才咱們李軍長分析的非常到位,差不多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誌司在電報上還強調了一點,誌司方麵希望我們西路軍能抽調一個軍出來,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隻有這樣才能避免被美軍反擊部隊追上。“
羊武的這句話,藏著私心,因為誌司原話是從每個兵團裡調一個軍或者一個師,到了他這裡進行了口頭更改。
而在場的一眾軍官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開始討論起來,因為他們都清楚擔任這個所謂的掩護部隊,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在商討了一番後,羊武便朝著眾人喊道:“不知道你們那位願意擔此重任?”
在場的一眾乾部都沒有吭聲,李雲龍也沒有回應,畢竟他們38軍目前的狀態,根本就不適合擔任所謂的阻擊任務。
而羊武見沒人開口,立馬厚著臉皮點起了李雲龍的名字,
“李軍長,你們38軍作戰英勇,在之前的2個階段作戰中,表現都非常出色,我覺得這個掩護任務,你們38軍來擔任特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