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世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任何一種製度能夠永遠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畢竟,人都是有好有壞的,即使是最好的製度,也可能會因為人的因素而出現問題。當一個好人執政時,百姓們或許還能過上相對安穩的日子;但如果是一個壞人掌權,那麼百姓們大概率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朱由校深深地歎了口氣,然後看著自己的兒子朱慈煒,緩緩地說道:“兒子啊,父皇我準備給你留下一座永遠不會沉沒的巨輪。但是,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然需要咱們父子倆舍棄掉一些東西。你願意嗎?”
朱慈煒眨了眨眼睛,他那明亮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絲疑惑。父親的話語在他的心靈裡掀起了一絲漣漪,但他對其中的深意還隻是一知半解。儘管如此,一種莫名的感覺湧上心頭,仿佛父親所說的“一些東西”隱藏著某種巨大的代價,而這個代價可能會讓他們老朱家承受沉重的負擔。
然而,朱慈煒畢竟年紀尚小,對於這樣複雜的事情,他還無法完全理解。但他自幼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慧,所以他並沒有過多地追問“一些東西”到底是什麼。相反,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回應道:“父皇,現在還是天啟朝喲!”
朱由校見狀,心中不禁一動。他看著眼前這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心中暗自感歎。他當然明白朱慈煒話中的意思,也理解兒子的天真和懵懂。但他更清楚,無論未來如何發展,任何改變都需要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往往最先落在做出改變的人身上。
朱由校嘴角泛起一抹苦笑,很快,他指著朱慈煒,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中既有對兒子的讚賞,也有對未來的無奈。誠然,未來的走向誰也無法預料,無論是盛世還是末路,都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但作為太子,朱慈煒將來繼承這個龐大的帝國時,無論麵臨怎樣的局麵,他都彆無選擇,隻能勇敢地麵對。
父子之間的交談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第二天,陽光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京都日報》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一次,它對國家新政進行了更為詳儘的解讀,仿佛將這一政策層層剝開,展現在京城百萬百姓麵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政策的影響如漣漪般不斷擴散。人們開始深入理解其內涵,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漸清晰起來。而這種理解,就像火種一般,迅速點燃了全國各地的熱情。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各種政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以龍驤商會為首,其他行業老板為輔的工商聯盟率先成立。這個聯盟彙聚了商業界的精英,他們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廣泛的人脈,迅速在經濟領域嶄露頭角。
有了老板,自然少不了工人。於是,以紡織業工人為主,其他各行各業從業者為輔的工黨也應運而生。工人們團結起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成為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以農民為主的農黨也在各省逐漸崛起。農民們深知土地的重要性,他們組織起來,共同探討農業發展的道路,為天下農業發展的繁榮貢獻力量。
有了政黨,自然不能少了輿論的支持。商黨憑借其雄厚的財力,在全國各省紛紛創辦了《商報》等各類報紙。這些報紙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著商業信息和觀點交流的平台。
不僅如此,各種時報也如井噴般湧現。它們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多元化的世界。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報紙的蹤跡遍布各省、各府。無論是城市的街頭巷尾,還是鄉村的田間地頭,都能看到人們手捧報紙,熱烈討論著國家的發展和變革。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政黨和報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業餘生活,更為那十萬官員們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出路。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官商勾結的現象屢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士農工商之間存在著階級差異。商人們若想順利地開展生意,就不得不持續地與各級地方官府相互勾結。而那些精明的商人,則會不遺餘力地斥巨資投資那些前途光明的士子。如此一來,那些被商人推上更高職位的官員們,自然會在踏入官場後源源不斷地回饋商人。
然而,如今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商聯盟的誕生,讓商人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發聲的平台。他們再也無需耗費巨額資金去供養那些難以馴服的官員了。在龍驤商會的引領下,商人們懷揣著滿滿的誠意,將目光投向了高中生群體。他們竭儘全力地吸納著這些充滿朝氣的新鮮血液。
有了政黨的存在,這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政黨就像是一座橋梁,將商人們連接在一起,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組織和表達訴求的渠道。通過這個渠道,商人們能夠更加有序地參與社會事務,不再像過去那樣各自為政。
同時,政黨也為那些有誌於從政的商人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商業智慧和經驗,通過合法途徑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這不僅讓商人們感到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認可,也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朝廷對官商勾結事件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商人們意識到與官員保持過於緊密的關係已經不再可行。於是,更多的商人們選擇結束與官員的這種脫離了原先關係,雙方之間終於開始了平等的對待彼此。
在這種背景下,九成的帝黨成員開始出現了分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選擇出現在他們麵前,一些人選擇加入其他政黨,而另一些人則選擇獨立發展。
一年之後,保皇黨隻剩下了四萬餘黨人,其規模大幅縮水,但是留下來的更多的是精英。而複興黨作為第二大黨,借著這股東風,黨人數量也迅速增長到了兩萬餘人。與此同時,工商聯盟作為第三大黨,也吸引了兩萬餘黨人加入。
大明開始朝著朱由校想要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