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七傷拳(3)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0章 七傷拳(3)(1 / 1)

大明朝朝堂上發生的爭辯從來是對天下不設防的,在朱由校的授意下,朝廷邸報將這次的爭辯傳告了天下。

原本應該是鬨騰最凶的南方省份如今卻是一副靜悄悄的模樣。反而最先鬨騰起來的卻是北方省份。

二月,直隸省無數百姓開始聚集在縣衙、府衙討要說法。他們的理由非常簡單,同樣是大明朝的黎民百姓,你讀書人就算再高貴,可憑什麼你能免稅,他們就不能免稅了?有些百姓更是指著自己慘絕的身軀怒斥那些當官的,這些傷痕都是為國而受,沒有他們在前線抵抗外族的侵略,這些當官的,有功名的讀書人如何能在家安安穩穩的讀書?

三月、四月山東、遼東等數省均爆發了百姓聚眾鬨事的事情,而且呈現了愈演愈烈的趨勢。作為皇帝,這些情報均在第一時間送抵朱由校的案前。

沒錯!這就是朱由校的後手之一,發動百姓,打擊讀書人在地方的威望。士農工商兵的分化,他就要借這股東風徹底打破之。

曾經一位偉人說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憑什麼國家政策,最終受益的是高高在上的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受害最深的卻是黎民百姓?在邊疆守衛國土,國家的正常運轉,無不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在地裡刨食的黎民百姓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他們的默默付出,卻換不回來一點點公平對待?

多地官府向朝廷送來了百姓聚眾鬨事的奏章都快填滿內閣的大案,聰明如葉向高,已經看出來,這是皇帝的手筆。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鬨事的省份均為他能掌控的了的地方。

於是,在四月份的一個夜晚,葉向高突然前來拜訪,而這個拜訪朱由校足足等了三個月。

君臣二人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將自己的困惑與想法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葉向高的意思很明確,士紳階級是王朝統治的基礎,隻要這個階級不動搖,王朝將會永久存續。

對於首輔的看法,朱由校輕蔑一笑,然後開口說道:“全國十八省,目前登記在冊的讀書人僅有百萬。可登記在冊的百姓有多少?將近萬萬人!首輔難道還不清楚明白,究竟誰才是國家統治的基礎?首輔可知,大明朝的讀書人和宋朝的讀書人有什麼區彆嗎?”

葉向高沉思片刻,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不清楚。

朱由校笑著說道:“朕以為,兩朝之間的讀書人最大的區彆就是,兩者之間對待國家的看法不同。宋朝的士大夫像是皇家的“合夥人”,一起分天下的利益;而明朝的士大夫,最多就是皇帝的“高級管家”,不僅得不到實權,還隨時可能被砍掉腦袋。地位的不同,導致每個人讀書的緣由自然也是不同的。”

葉向高滿臉驚愕之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怎麼也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直白地道出了大明朝官員內心深處那深深隱藏、卻又如影隨形的不安全感!同時,也一針見血地點明了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

大明王朝長期以來對文官所采取的高壓政策,固然在短時間內使得皇權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然而,這種做法猶如一把雙刃劍,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給文官階層造成了極大的負麵影響。由於時刻處於高壓之下,文官們普遍感到如履薄冰,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最終致使整個國家的治理效率變得極為低下。

遙想宋朝時期,文官之間主要是以黨爭為主,彼此勾心鬥角、互相傾軋,但皇帝對他們的基本態度還是相對寬容的。可如今的明朝官員呢?他們不僅需要麵對同僚間的激烈黨爭,還要時不時地團結一致,與至高無上的皇帝爭奪權力。這般複雜而艱難的處境,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作祟,明朝的官員們才會時常與皇帝展開權力之爭。同樣,這也是他們堅決反對廢除哪怕隻是讀書人一項微不足道的特權的重要原因。在他們看來,這些特權就如同最後的救命稻草一般,若被輕易剝奪,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們打從心底裡懼怕,擔心此次廢除優待政策僅僅隻是一個開始,是朱由校對天下讀書人的一次試探性攻擊。一旦這個不良的趨勢得以蔓延開來,那麼未來的讀書人又該如何維係自身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呢?故而,無論如何,他們都絕不會同意廢除這項優待政策。

雖然朱由校打心底想直接廢除這項特權,但是他心裡很清楚,人性的貪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也沒指望僅靠一次早朝就能順利通過這條大概率能動搖國本的提案。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君臣二人長談到了深夜,最終達成了一項共識。

免稅這條優待政策繼續執行,但僅限於有功名者本人名下的田產。包括其宗族、直係父祖、兄弟、妻族均不在免稅範圍內,同時,其子女一旦成家,必須與功名者分家立業。也就是說子女成家後,劃歸其名下的田產均不在免稅範圍內。而且功名者一旦去世,其名下田產自動取消免稅特權。

作為回報,朝廷允許讀書人親屬公開行商事,但必須向地方官府申請營業執照。同時,朱由校還放開了龍驤商會的入股權,允許社會資本進入商會參與遠洋貿易。對應的是,徹底打開龍驤商會的貿易限製,允許其可在本土行商。

讓葉向高震驚的是,最後朱由校提出,願意以五兩銀子的價格,賣出皇莊二千萬畝田產,當然,這個價格隻針對皇莊原有的佃戶。也就是說,隻要佃戶願意付出五兩銀子,就能擁有原本隻有五成收成的田產。按照皇莊畝產二十石甘薯的產量計算,佃戶們不需要三年就能收回購買田產的本錢。

天啟五年五月,內廷與內閣共同下達了收回讀書人部分特權的公文。公文上清晰的寫明了要求各地方政府配合普查小組將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田產進行核實,多餘出來的田產在本年度開始繳納田賦。

這道公文雖然是有朱由校授意,但因為是有司禮監與內閣共同起草,通政司用印並發文,所以包括魏忠賢、吳彤、葉向高、錢向坤等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天下讀書人罵上了天。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