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五月份裡,明軍持續不斷地在葉卡捷琳娜堡的東、南、北三段城牆外挖掘壕溝。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壕溝逐漸延伸,宛如一張巨大的網,將葉卡捷琳娜堡緊緊包圍起來。俄軍的活動空間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小,他們被限製在城內,無法自由地出擊或轉移。
不甘被圍的俄軍,在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在郊外與明軍展開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衝突。然而,俄軍在這些戰鬥中幾乎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他們始終無法突破明軍精心設置的障礙,更難以靠近那些壕溝。明軍則巧妙地利用壕溝作為掩護,不斷用燧發槍和火炮轟擊出城作戰的俄軍騎兵部隊,同時也對城池進行炮擊。
與此同時,從烏法增援而來的俄軍士兵越來越多。到了六月初,葉卡捷琳娜堡已經聚集了三萬餘名俄軍,其中包括一萬餘名哥薩克人、一萬餘名貴族騎兵、七千餘名市民軍以及三千餘名從城中火線招募的民兵。哥薩克人,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被任命為這支守軍的統帥。
明軍的壕溝工程在日複一日的挖掘中逐漸接近尾聲。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將壕溝挖到了距離城池外不到六百米的地方。這一距離對於攻城作戰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意味著明軍已經進入了可以隨時發起進攻的範圍。
隨著明軍挖掘工作的停止,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敏銳地意識到,明軍攻城的時刻即將來臨。夜幕降臨後,為了防止明軍趁夜偷襲,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首先,他下令沙俄士兵不斷地將燃燒物扔到城下十餘米、二十餘米處,形成一道火牆,以此來阻止明軍的夜間進攻。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城牆周圍的區域,使得明軍難以在黑暗中接近城牆。
此外,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還對守城兵力進行了調整。他認為兩萬餘騎兵在城牆上防守純粹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為騎兵的優勢在於進攻而非防守。於是,他果斷地將這些騎兵全部趕出了城堡,讓他們遠離城牆,以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和攻擊力。而上萬名火槍兵和炮兵,則被分成了三股,每股八個小時,一天24小時嚴密監視明軍的動向。
最後,他還在城堡中不斷的修建碉堡等防禦工事,哪怕是明軍攻破了城牆,他也要在城中與明軍打一場巷戰。
兩萬騎兵被遠遠地派出,負責監視明軍大營的動靜。然而,明軍並非毫無防備。他們在大營裡留下了充足的火炮,這些火炮可以對來襲的沙俄騎兵造成巨大的殺傷。而且,明軍本身也預留了不少騎兵部隊,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突襲。
如果不是明軍在大營裡做了如此周全的部署,恐怕沙俄騎兵真的有可能會先來個釜底抽薪,直接攻破明軍大營。但由於明軍的嚴密防守,沙俄騎兵始終未能找到可乘之機,雙方陷入了一種緊張的對峙狀態。
眼看著自己精心策劃的夜襲戰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時機,六月十五日這一天,多爾袞終於下達命令讓己方的121、124師共兩萬餘名騎兵殺出寨子,正麵迎擊沙俄的騎兵。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確保在己方攻城的時候,這些令人討厭的沙俄人不會在背後搗亂。
董鄂·和碩圖和博爾濟吉特·碩壘接到命令後,毫不猶豫地率領著各自的部隊出發了。這兩位指揮官所率領的都是純粹的騎兵隊伍,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除了偶爾與沙俄騎兵玩一些貓捉老鼠的小遊戲外,幾乎沒有機會真正打上一場像樣的仗。
此次出寨,兩個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不僅攜帶了足夠的乾糧,還為每一名騎兵配備了兩匹馬,以保證行軍速度和機動性。此外,大量的彈藥也被裝載上馬,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激烈戰鬥。
儘管他們接到的將令隻是驅趕沙俄人,但這兩位指揮官心裡都很清楚,隻要能夠圓滿完成任務,即使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一些小瑕疵,主帥多爾袞也不會過多地責備他們。於是,兩支騎兵隊伍分彆從南、北寨門殺出,如離弦之箭一般,徑直衝向了沙俄人的哥薩克騎兵和貴族騎兵。
俄國人,儘管心中對明軍充滿警惕,但由於他們處於防守一方,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地位。所以,在尚未弄清楚明軍的真實意圖之前,他們依然按照以往的慣例行事,迅速調轉馬頭,帶領著明軍遠離戰場。
隨著幾支騎兵隊伍漸行漸遠,明軍終於展現出了他們的猙獰麵目。清晨九時,明軍的兩百門十二磅炮同時發出怒吼,如同一曲激昂的進攻號角,響徹整個戰場。
然而,由於受到射界的限製,沙俄人始終無法找到摧毀明軍火炮的良機,隻能無奈地承受著明軍的猛烈炮擊,處於完全被動挨打的局麵。
值得慶幸的是,之前布置在城牆上的火炮都已經被轉移到了城中專門的炮位上。因此,明軍的炮擊雖然對城牆和城牆上的守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和傷亡,但實際上並沒有摧毀太多的守城器械。
而在城中,經過對現有建築的加固,即使遭受幾顆實心彈的轟擊,也難以造成有效的破壞。
在炮擊了半個小時之後,明軍的十二磅炮開始延伸,將轟擊的主要目標改為了城中的建築物。幾乎是同時,三百餘門迫擊炮又開始了他們的表演。炮兵們在一分鐘打出了兩發的速度,對城牆以及城牆根部的雜物進行了炮擊。
明軍圍城以來還是第一次如此凶猛的炮擊,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知道,明軍的總攻就要開始了。
他立即下給城中的市民軍下達了準備登城作戰的命令,同時,也給城中的炮兵下達了準備還手的命令。
連續兩道命令的下達,沙俄人也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第一批攻城部隊抬著雲梯,終於從壕溝中現身。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