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的明君盤點完了,我們接著盤點下一位南朝明君!】
【他就是齊武帝蕭賾!】
“齊武帝?”
“哪來齊朝?”
宋武帝劉裕頓時皺起眉頭,警覺地問道。
這蕭賾,該不會是推翻大宋的人吧?
【齊武帝蕭賾,字宣遠,小名龍兒,南朝齊第二位皇帝,廟號“世祖”,諡號“武皇帝”。】
【他是齊高帝蕭道成長子,南齊盛世“永明之治”的開創者,也是南齊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
【他和宋文帝劉義隆一樣,他也是一位高開低走的皇帝!】
“這不對吧?”
“朕身為大齊的開國皇帝,居然沒上榜?!”
齊高帝蕭道成後知後覺,非常不滿地說道。
咋了?
難道他成昏君了?
【蕭賾生於劉宋元嘉十七年,母為高昭皇後劉智容。】
【他早年隨父蕭道成輾轉地方任職,親曆戰亂與政局動蕩,培養出軍政才能。】
【宋後廢帝劉昱暴虐無道時,蕭賾協助父親策劃政變,是蕭道成代宋建齊的核心助力。】
“竟然是蕭道成篡位的?!”
宋文帝劉義隆震驚不已,頭皮發麻地說道。
現如今,蕭道成可是他手下為數不多可堪大用的將領啊!
誰知道對方竟然造反了?!
“來人!”
“傳朕命令,去捉拿蕭道成父子!”
劉義隆臉色陰沉,怒聲說道。
【宋末時,蕭賾任尋陽太守,平定地方豪強戴凱之叛亂。】
【477年,蕭賾率軍死守建康新亭,擊潰權臣劉休範叛軍,立下大功。】
【蕭道成建齊後,因蕭賾年長且強勢,一度猶豫是否立其為太子,最終仍立其為儲君。】
【482年,蕭道成病逝,蕭賾繼位,改元“永明”。】
【蕭賾在位期間,延續了其父的治國方略。】
【政局相對穩定,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史稱“永明之治”,這也是南齊的鼎盛時期。】
“咦?”
“這南朝的明君還真不少!”
漢武帝劉徹一愣,隨即驚訝地說道。
南北朝雖然是兩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這明君質量,可比三國時期的強多了!
動不動就來個“xx之治”,這誰受得了?!
就連他漢武帝,也沒有得到這樣的一個稱謂啊!
【蕭賾重視農業生產,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和徭役,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繁榮。】
【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和兵源,他下令嚴厲清查戶籍,打擊假冒士族或僧侶以逃避賦役的行為,即“檢籍”或“卻籍”。】
【這項政策雖然增加了國家收入,但也因執行過程中官吏的嚴苛和舞弊,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在490年被迫停止,允許恢複被“卻”的戶籍。】
“世家大族藏匿的奴隸,是個不小的數目啊!”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幽幽,沉聲低語道。
無論是關隴集團,還是山東士族,亦或是江南門閥。
這些存在,都是阻擋大唐進步的絆腳石!
【蕭賾即位初期崇尚節儉,反對奢靡,曾下令銷毀禦用的“玉導”一種豪華玉飾)等奢侈品。】
【永明時期是南朝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永明體”詩歌在這一時期形成並興盛。】
【以蕭賾次子竟陵王蕭子良的西邸為中心,聚集了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蕭衍等著名文人,史稱“竟陵八友”。】
“唉!”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了!”
梁武帝蕭衍看到這裡,突然一愣,許多年前的回憶湧上心頭,心緒複雜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