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來了!”
明成祖朱棣大馬金刀地端坐在龍椅上,歎息著說道。
“父皇奉天靖難,開創永樂盛世,治隆貞觀,遠邁漢唐!”
“兒臣以為,父皇無愧於任何人!”
太子朱高熾拖著胖胖的身體,來到朱棣身前,對他拱手說道。
“哈哈哈!說的好!”
“這話咱愛聽!”
“太子你說得對!咱朱棣無愧於任何人!”
朱棣聞言後哈哈大笑,起身把手搭在太子朱高熾的肩膀上說道。
【同年十月,朱棣襲取大寧,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
【姚廣孝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進攻,又在夜間把士兵用繩子吊出城外,與朱棣的援軍內外夾攻。】
【這李景隆也是個神人,後麵會專門講講他!】
“上次天幕就說我是大明戰神,現在又說我是神人!”
“我李景隆也是名留青史了!”
天幕下,李景隆激動得渾身顫抖。
【姚廣孝以萬餘老弱抵禦建文帝大將李景隆五十萬大軍,憑借謀略與堅城拖垮敵軍,為朱棣主力南下爭取時間。】
“完了!要遭殃!”
李景隆瞬間眼前一黑,哀嚎道。
【姚廣孝提出“毋下城邑,疾趨京師”的奇襲方針,讓朱棣避開山東鏖戰,直搗南京。】
【在姚廣孝的計謀下,燕王朱棣於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南京皇宮已被烈火所焚,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成為皇帝後,不承認“建文”年號,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後改元永樂。】
“後世竟還有叔叔造侄子的反?”
“居然還成功了!”
“這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代梟雄,以藩王之身逆天而上,終成真龍天子!”
……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看到這裡,紛紛開口討論道。
【本博主不是黑明朝,也不是黑朱棣。恰恰相反,本人很喜歡明朝,也喜歡寧可戰死,也絕不苟活的燕王朱棣。】
【更喜歡一手締造永樂盛世,五征蒙古的永樂大帝!】
【朱棣和李世民一樣,都是在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決定造反的。】
【本博主隻是在這裡,客觀地說一下靖難之役的負麵影響。】
“嗯,天幕懂朕!”
被點到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露出滿意的笑容,捋了捋胡須說道。
【曆時三年的靖難之役落下帷幕,經曆了戰亂的河北山東等地,赤地千裡,百姓士兵傷亡無數。】
【僅在靈璧之戰中,明軍就死傷超過二十萬人,屍體堆積如山,甚至堵塞河流。】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在南京大肆殺戮建文帝的支持者,包括方孝孺、黃子澄等文臣武將。】
【其中,方孝孺被誅十族,受牽連者達873人,充軍者千餘人。黃子澄受牽連者345人。】
【這一事件,也被認為是明成祖朱棣一生中最大的汙點。】
建文帝時期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啊!”
方孝孺如遭雷擊,涕淚橫流地對著天幕破口大罵起來。
“燕王竟敢如此行事!”
建文帝朱允炆悲怒交加,咬牙切齒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