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意思!”
孔子捋了捋胡須,露出滿意的笑容。
沒想到論語在後世竟然如此受人追捧,還能治國平天下?
【接下來我們盤點第七位!】
【第七位情況有點特殊,是兩個人!】
“什麼情況?竟有兩個人並稱第七?”
秦始皇嬴政皺起眉頭,不解地問道。
“天幕居然如此排名?有意思!”
漢武帝劉徹則是揚起眉毛,頗為好奇地說道。
【曆史十大謀士第七名,蘇秦張儀!】
“什麼?我和張儀加起來才排第七?”
蘇秦看著天幕,不滿地說道。
“憑什麼要和蘇秦排在一起?!”
張儀看到這裡,一蹦三尺高,對著天幕叫嚷道。
“竟是這兩人,朕還以為會是我大唐謀士呢!”
唐太宗李世民咂咂嘴,驚訝地說道。
【蘇秦和張儀這兩位縱橫家,可謂是很純粹的謀士,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縱橫於七國,遊說於諸侯之間。】
【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
【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楚,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
【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彆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
【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哼!縱橫家都是牆頭草!沒一個好東西!”
晉文公姬重耳冷哼,心中對於蘇秦張儀等人嗤之以鼻。
【我們先來說說蘇秦!】
【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以合縱策略聞名。】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出身寒微。】
【相傳他師從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與張儀可能為同門,但史學界對其活動年代存疑,部分學者認為蘇秦實際活躍於張儀之後。】
“哼!蘇秦此人遊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我大秦,著實可惡!”
秦始皇嬴政一揮袖袍,咬牙切齒地說道。
【蘇秦年輕時曾多次遊說各國,但均未被重用,潦倒而歸。】
【回到家中後,家人對他冷眼相待,妻子和嫂嫂甚至嘲笑他不務正業。】
【麵對這樣的打擊,蘇秦沒有灰心,而是閉門謝客,發奮讀書,立誌實現自己的抱負。】
【蘇秦在讀書時,常常讀到深夜,困倦難耐。為了保持清醒,他采用了一種極端的方法: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劇烈的疼痛讓他瞬間清醒,得以繼續學習。】
【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後來被概括為“錐刺股”,成為激勵後人勤奮學習的典範。】
“沒想到這件事情,居然能流傳於後世!”
蘇秦傻眼了,有些尷尬地說道。
【蘇秦聯合六國,燕、趙、韓、魏、楚、齊縱向結盟,共同對抗強秦。】
【他針對各國不同利益分析利弊,如對燕國強調“唇亡齒寒”,對齊國利用其與秦的地理距離減輕顧慮,對楚國則突出其大國領導地位。】
【蘇秦事業巔峰時期,曾佩戴六國相印,一度使秦國不敢東出函穀關長達十五年。】
“咦?不對啊!我晉國呢?!”
晉文公姬重耳如遭雷擊,心中一片冰涼。
【蘇秦在齊國被刺殺,據《史記》載,他臨終獻策讓齊王以“助燕亂齊”罪名車裂自己,借此引出凶手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