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彆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好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
漢武帝劉徹看著天幕點了點頭,對這首詞表示了認可。
“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嗯,這首詞不錯,格調疏宕豪邁,當為佳作!”
溫庭筠眼前一亮,開口點評道。
歐陽修的這首詞,倒是讓他耳目一新,和他的花間派詞作的風格有很大不同,值得學習借鑒。
【歐陽修於與宋祁合作,主修《新唐書》,獨立撰寫《新五代史》,注重“春秋筆法”,強調曆史鑒戒,如評後唐莊宗“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什麼?”
“朕是怎麼死的?!”
後唐莊宗李存勖看到這裡,瞬間驚呆了不可置信地問道。
吃瓜吃到自己家,也是沒誰了!
【同時,歐陽修也是金石學的開創者。他編撰《集古錄》一千卷,收錄金石碑刻拓本並作考釋,是中國第一部金石學專著。】
【歐陽修不拘一格舉薦人才,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皆受其賞識。】
【他讀蘇軾文章後感歎:“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出人頭地”典故由此而來。】
“歐陽前輩乃天下文人之楷模!”
蘇軾看著天幕,感慨萬千地開口說道。
歐陽修對他多次提攜舉薦,雖不是他的老師,但勝似恩師。
蘇軾在心中,也一直把歐陽修當做恩師對待。
歐陽修去世後,蘇軾為他撰寫多篇祭文,並在《西江月·平山堂》中深情緬懷,稱其為“文章太守”。
【歐陽修擁有幽默豁達的人生態度。】
【他自號“六一居士”:“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鶴一雙,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歐陽修晚年致仕後,仍飲酒作詩,寫下“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
“這歐陽修,倒是和吾有共同心境!”
劉禹錫看到這裡,頗為驚喜地說道。
他素來以豁達樂觀的態度麵對人生,與歐陽修不謀而合。
如今因為有天幕的出現,兩人或許可以交個朋友。
【歐陽修的詞作,雖不如散文成就顯赫,但在宋詞發展史上卻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其詞風繼承了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巳的清麗婉約,又融入個人獨特的文人氣質,形成了含蓄典雅、情感真摯的風格。】
“難道吾也能登得此榜??”
南唐宰相馮延巳突然被天幕點名,有些驚喜地開口說道。
【歐陽修擅長以細膩筆觸描繪情感,尤其擅長借景抒情。】
【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中“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以庭院深鎖、落花紛飛暗喻女子孤寂,含蓄雋永,被王國維評為“有我之境”的典範。】
【他的詞,語言平易流暢,貼近生活,如《采桑子》組詞中“群芳過後西湖好”“輕舟短棹西湖好”,以白描手法寫景,展現閒適心境,開宋詞“清空”一派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