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後主政,舊黨得勢,蘇軾被召回京,官至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舊黨開始全盤否定新法,蘇軾對此表示反對,所以又遭舊黨排擠。】
【1089年,蘇軾被外放杭州,再度疏浚西湖,築“蘇公堤”。】
“看來蘇軾並不是一味地支持反對新法,他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啊!”
“可惜了,這麼忠心為國的臣子又被外放貶官了!”
秦始皇嬴政看著天幕,很是無語地搖了搖頭,感慨地說道。
這宋朝,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的朝廷,都挺讓人血壓升高的。
【1094年,宋哲宗親政,新黨複起,蘇軾被貶惠州、儋州海南),成為北宋被貶最遠的官員。】
【在惠州時,蘇軾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流傳千年的詩句。】
【在儋州時,蘇軾辦學堂、興教化。海南史上第一位進士,薑唐佐就是他的弟子。】
“天呐,蘇軾竟被貶到那麼遠!”
“這個什麼儋州,怕不是離中原有數千裡遠!”
“嶺南地區荒無人煙,瘴氣橫生,蛇蟲遍地,蘇軾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太可惜了,本能成為國之棟梁,卻被貶官數千裡,怕是一輩子都難再回來了!”
……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看著天幕上呈現的宋朝地圖,不由得驚呼出聲。
這儋州也太遠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楚國以南就是人跡罕至的人類禁區,是不能生存的地方。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詩寫的好啊!”
“不僅嶺南人愛吃荔枝,朕的愛妃和朕也愛吃啊!”
唐玄宗李隆基不由得開始分泌口水,咽了口唾沫後,開口說道。
因為之前天幕斥責他勞民傷財,所以他停止了荔枝的供給,已經有兩三年沒吃過荔枝了。
因為此事,楊貴妃為此還發了不小的脾氣,但是迫於天下百姓的輿論壓力,最終楊玉環還是撅著小嘴把委屈咽下肚子裡。
唉,懷念荔枝的味道!
李隆基咂咂嘴,心中感歎道。
【1100年,宋徽宗即位,蘇軾獲赦北返,途中寫下《自題金山畫像》。】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好悲涼的一首詩!”
李白飲下一杯美酒,歎了口氣,開口說道。
他在為蘇軾的命運而感到悲傷,心中唏噓不已。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
“官場之上,身不由己啊!”
宰相張九齡看著天幕,歎息一聲,搖頭說道。
若不是天幕出現,他的結局隻會比蘇軾更慘。
官場之上步步為營,稍不留神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可是大唐的百姓需要他這樣的賢相!
李林甫,楊國忠之流當權時,可是禍國殃民,百姓怨聲載道。
張九齡的回歸,不僅是天幕的原因,更是百姓的選擇。
他責無旁貸,隻能咬牙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