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多次下詔自責天災人禍,主動承擔“不德”之責,減免賦稅、赦免罪犯,甚至允許百姓批評朝政。】
【這種“以德化民”的執政風格,極大緩和了社會矛盾。】
“嗯,漢文帝這種行為,值得學習!”
唐太宗李世民臉上露出笑意,開口稱讚道。
漢文帝可以說是他的偶像了,他在文治方麵,一直對標的就是漢文帝。
每逢天災人禍時,李世民也會下罪己詔,以安民心。
【漢文帝將田租降至“三十稅一”,甚至全免田租12年,同時減輕徭役、開放山川資源供百姓開發。】
【這些措施使農業、手工業迅速恢複,民間財富積累,國庫亦逐漸充盈。】
【他以身作則,穿粗布衣、禁用金銀器皿,陵墓不建封土、僅以陶器陪葬。】
【此舉不僅節省財政開支,更樹立了樸素務實的社會風氣,為後世君主樹立典範。】
“咱老朱就是和漢文帝學的節儉之風!”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這裡,感歎地說道。中年朱元璋,洪武十幾年)
他也是曆史上以節儉著稱的皇帝。
日常飲食以粟米飯、高粱粥、豆腐湯等粗糧為主,並規定每餐僅兩盤蔬菜。
他常年穿舊衣,馬皇後亦堅持縫補舊衣,新衣服存放至褪色仍不穿用。
【漢文帝還取消黥麵、割鼻等殘酷肉刑,改為笞刑,雖仍有缺陷,但已是重大進步。】
【他鼓勵臣民直言進諫,廢除“誹謗罪”和“妖言罪”,如少女緹瑩上書救父,促成肉刑廢除。】
【漢文帝此舉體現對人權的初步重視,後世班固讚其“除苛政,興仁德”。】
“嗯,這點非常值得天下君主學習借鑒!”
孔子席地而坐,看著天幕感慨地說道。
春秋戰國時期的刑法太過嚴苛,“五刑”更是動輒使人殘廢,令人聞風喪膽。
孔子覺得,若是犯人沒有殺人這這樣的重罪,還是應該以監禁為主。
動不動就割鼻子,挖膝蓋,剁腳趾,割小鳥這樣的刑罰,太過殘酷了。
【漢文帝要求官員審案必須“務先寬”,並建立“錄囚”製度複查冤案。】
【他在位期間,全國年死刑案件僅數百例,監獄幾近空虛,堪稱古代司法典範。】
“咱大明是不是也應該執行這樣的政令?”
“咱之前做的太過嚴苛了……”
明太祖朱元璋陷入沉思,自言自語地說道。
之前天幕盤點“洪武四大案”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
如今再看到漢文帝的所作所為,他不禁心中羞愧,覺得應該減輕刑罰,不要濫殺無辜,廢除連坐製度比較好。
【漢文帝登基後既安撫周勃等功臣集團,又逐步削其實權。】
【他采納賈誼“眾建諸侯”之策,分封諸侯王子弟,削弱諸侯國勢力,為漢武帝“推恩令”埋下伏筆。】
“竟能削弱諸侯國勢力?”
“還有這個推恩令是什麼?”
周莊王姬佗抬頭看著天幕,心情瞬間激動起來。
如今諸侯崛起爭霸天下,周天子形同虛設,無人在意。
這一切令他寢食難安。
現在看到能削弱諸侯勢力的辦法,他如何不激動?
隻是天幕並沒有詳細解釋,讓他感到有些遺憾。
【漢文帝對匈奴采取“和親+防禦”策略,避免大規模戰爭消耗國力。】
【他通過外交手段,化解分裂危機,展現務實外交智慧。】
【比如南越國趙佗一度稱帝,漢文帝以書信勸其歸附,恢複藩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