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完三國,我們接著說晉朝。】
【晉朝怎麼說呢,大多數都是昏君,明君隻有一個半!】
“什麼情況?”
“我晉朝的明君這麼少?”
“還有半個是什麼意思?!”
晉武帝司馬炎頓時傻眼了,目瞪口呆地看著天幕。
這不對吧?
就連曹魏的明君都比晉朝多?
【晉朝第一個明君,同時也是半個昏君,他就是晉武帝司馬炎!】
【司馬炎,字安世,是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昭的長子。】
【作為結束三國分裂、統一華夏的關鍵人物,他的統治既有輝煌的成就,也埋下了西晉速亡的禍根。】
“朕繼承天命,英明神武,怎麼會是半個昏君?”
“天幕你最好講清楚!”
晉武帝司馬炎破防,惱羞成怒地說道。
他原本以為自己是那“一個半明君”中的一,卻沒想到是半個!
這讓他麵子有些掛不住,頗為羞惱。
【司馬炎出身顯赫,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司馬昭,三代掌控曹魏實權。】
【265年,司馬昭病逝,司馬炎繼任相國、晉王,加速篡位步伐。】
【同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改元泰始,追尊父祖為帝。】
【經過長期準備,司馬炎於279年發動大規模伐吳之戰。】
【280年,晉軍攻入建業,吳主孫皓投降。】
【三國時代正式結束,華夏重歸統一,開啟了西晉短暫的統一時期。】
“哼!”
“司馬一族都該死!”
魏文帝曹丕看到這裡,頓時又憤怒起來。
狗日的司馬家族,簡直就是陰溝裡的老鼠!
手段肮臟齷齪,背信棄義的一群小人!
【滅吳後,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經濟有所恢複和發展,史稱“太康之治”。】
【司馬炎推行“占田製”與“課田製”,鼓勵墾荒,規定農民占田限額並按田畝征稅,試圖恢複經濟、增加政府收入。】
【據記載,太康年間全國戶籍人口達到約1600萬,較三國末期大幅增加。】
“嗯,雖然司馬家族得位不算光彩,但是統一天下後起碼能減少戰亂!”
秦始皇嬴政背負雙手,抬頭看著天幕沉聲說道。
這就是統一的意義!
如果天下繼續三分,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和兵卒。
【但是,司馬炎大封宗室,埋下“八王之亂”禍根。】
【司馬炎認為曹魏滅亡是因為宗室力量薄弱,於是大封司馬氏子弟為王,賦予他們軍政實權和封國軍隊。】
【這些諸侯王後來成為中央政權的巨大威脅,直接導致了其死後爆發的“八王之亂”,使西晉元氣大傷,並引發了後續的“永嘉之亂”和五胡亂華。】
“嘶!”
“看來不僅不能封異姓王,就連同姓王也要避免分封啊!”
漢高祖劉邦倒吸一口涼氣,心中一沉,歎息著說道。
權力帶來的野心太可怕了!
【其次,司馬炎在繼承人選擇問題上出現失誤。】
【太子司馬衷天生愚鈍,無力理政。司馬炎明知其不堪大任,卻因種種顧慮,如寵愛司馬衷之子司馬遹、皇後楊豔及外戚楊氏的壓力,未改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