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並非真實個體,而是華夏先民對文明起源的集體記憶投射。】
【這種將文明進程人格化的敘事,比曆史真實性更具文化價值。】
【它定義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根基,敬天愛人,勤勉創造。】
“接下來,該盤點五帝了吧!”
隋文帝楊堅搓了搓手,很是期待地說道。
他很想知道,後世之人對於“五帝”的理解,和他們這些古人有何不同。
【關於“五帝”的傳說,是中國古史體係中,部落聯盟向國家形態過渡的關鍵領袖,代表社會製度、國家機器和道德體係的初創。】
【與半人半神的“三皇”相比,五帝更具曆史化特征,其譜係反映了華夏族群的融合與早期國家的形成邏輯。】
【戰國至漢代文獻對“五帝”的記載存在分歧,核心差異在於少昊是否被納入。】
【後世主流采用《史記》體係,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體現從武功到文治的演進。】
“怎麼回事?”
“怎麼沒有白帝少昊?”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裡,頓時勃然大怒地說道。
少昊在秦朝被尊為白帝,在五行學說中,少昊被賦予了金屬性。
而金屬在五行中位於西方,因此少昊被稱為西方白帝。
秦襄公在秦地設立祭祀少昊的祠堂,稱為西畤,這表明秦國將少昊視為其保護神。
但是,這個司馬遷把少昊排除在外了!
他不僅敢把黃帝挪出“三皇”,還敢把少昊挪出“五帝”!
好好好!
這樣玩是吧?
嬴政臉色陰沉,心情很是糟糕。
“來人!”
“讓劉邦過來!”
嬴政忽然開口,對身邊的侍衛吩咐道。
朕收拾不到司馬遷,還收拾不到你劉邦嗎?
怪隻怪你在另一個時空中建立了漢朝吧!
漢臣司馬遷的過錯,當然要算到劉邦的頭上了!
“又是《史記》!”
“看看吾以後撰寫的時候要多加注意了,可不能因為差錯得罪了人!”
年輕的司馬遷一頭冷汗,震驚不已地說道。
他沒想到,自己未來寫的《史記》會成為後世之人的重要參考。
相當於他一個人要承擔起幾千年的厚重曆史!
【黃帝軒轅氏,乃是華夏共祖。】
【他阪泉之戰敗炎帝,涿鹿之戰誅蚩尤,融合華夏、東夷集團,統一了中原。】
【傳說中,黃帝命倉頡造字、伶倫製律、嫘祖養蠶、大撓作乾支曆法。】
【距今4300年的陝西石峁遺址,當中的巨型石城、玉器、壁畫,或為黃帝族群活動遺存。】
“吾等皆是炎黃子孫,定會不負先祖!”
漢文帝劉恒一臉莊重,擲地有聲地說道。
司馬遷在《史記》中,已經將黃帝確立為華夏共祖。
普天之下,皆為炎黃苗裔!
【顓頊高陽氏,是神權的改革者。】
【他禁止民間巫術,壟斷祭祀權,推動宗教專業化。】
【製定曆法《顓頊曆》,以建亥月十月)為歲首,規範農時。】
【顓頊屬東夷少昊集團分支,後遷居中原。】
【在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距今6000年的蚌塑龍虎圖騰墓,或與顓頊族係相關。】
“這位雖然不如其他幾位有存在感,但是也極大地推動了文明進展!”
周公旦看到這裡,露出一絲笑意,開口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