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話鋒一轉,針對終日忙碌、無暇顧及自身的人群,提出了具體的解決之道。
隨後,胡大老爺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方法——練習八段錦。
他不僅將動作描繪得清清楚楚,還配上了詳細的解說。
可以說,胡大老爺親手打造了一本簡易實用的養生指南。
當然,八段錦雖然有助於強身健體,但要說它能讓人長壽則有些言過其實。
不過,胡大老爺絲毫不在意這些,他撰寫此文的目的本就是吸引朱元璋和朱標的注意。
若沒有這樣的噱頭,這些人怎麼會關注他的文章呢?
所以,與其繞彎子,不如直截了當地拋出重磅內容。
胡大老爺花了整整一個半時辰才完成這篇文章,經過反複校對後,他悄悄派人將稿件送往報社準備刊發。
說來有趣,報社負責收稿和審稿的人員眾多,偏偏這次是由新來的方孝孺發現了這份稿件。
作為初次接觸《大明周報》的方孝孺,一眼便被震撼住了。
這位“賽華佗”究竟是何方神聖?竟能掌握如此高深的養生秘訣?
隨著方孝孺的一聲驚呼,提到“賽華佗”時更是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
當所有編輯看到這篇關於八段錦的文章後,報社管理層也不禁為之震驚。
這賽華佗又開始鬨騰了?
報社遵循胡大老爺的規矩,隻要有吸引力、合乎邏輯且無禁忌,文章便能刊載。
思前想後,既然已發表了一篇,也不介意再多一篇。
乾脆,就讓它登出來吧!
這篇文章重見天日,立刻震驚了許多人。
對大明周報的老讀者而言,近來賽華佗的名字比寫話本的施耐庵更為人熟知。
畢竟,話本可以日後閱讀。
但關乎長壽、養生的話題,誰會拒絕?
此時,新生兒高夭折率令人膽寒,一場疾病或風寒足以毀掉整個家庭。
更何況年長後,各種頑疾和衰老更讓人痛苦不堪。
在這個時代,長壽似乎是上天的恩賜。
健康地活到老,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說不定哪天一場重病或一時疏忽,身體稍差的人就可能離世。
現在有人在報紙上聲稱掌握強身健體之法,能養生長壽,誰能不感興趣?
頓時,原本熱銷的大明周報更加供不應求。
無數人手握本期報紙,仔細品讀賽華佗三字下的文章,宛如研讀經典一般認真。
對胡大老爺而言,要引人上鉤,誘餌自然要充足。
單是如何讓人信服八段錦能養生長壽,這其中的學問不小。
這篇文章從淺到深首先提到,“”適合什麼樣的人群。
那就是心思穩定的成年人。
隻有成年人才能沉住氣去修煉這個。
而且,八段錦隻是養生,還需要日常飲食充足才行。
蔬菜、肉類、蛋類、水果,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胡大老爺為了顯得高深,把這些統稱為食材。
不同種類的食材進入體內後,通過八段錦將其中的精華吸收進五臟六腑。
這樣一來,外部的營養補充內部的需求,這才算是真正的養生。
也就是說,為了自己的虛構理論,胡大老爺確實創造了一套看似簡單卻相當合理的體係。
即使幾百年後,當現代科學發展到一定高度,看到這份報紙,也會佩服不已。
到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感歎:“我們國家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能培養出幾位神仙又有什麼奇怪的?”
然而,也有人看完今天的報紙一頭霧水。
因為,八段錦他們其實很熟悉!
這種東西在宋朝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
但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戰鬥技巧,不過是道家和醫家養生的一種罷了。
一直以來,這種東西傳播並不廣泛!
但在這些懂行的人眼中,報紙上的八段錦和他們所知的,雖然不能說完全不同,但可以說完全沒關係。
實際上,這裡麵也是有講究的。
最原始、有傳承的八段錦,是有特定動作和呼吸方法的。
而且這些動作,遠不止八種,甚至包括相應的步法,非常正規。
但正是因為這東西過於正規,還得靠口耳相傳,稍不留神就會失傳。
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有流傳下來。
或者說是流傳下來了,卻沒有普及。
後人習得的不過是簡化版罷了。
從科學角度看,這更像是一種老年健身操,而非古時養生術。
它確實能活動筋骨、鍛煉心肺、按摩肌肉,經驗證確有其效。
胡大老爺以賽華佗之名推廣,稱其可延年益壽,令京城議論紛紛。
眾人疑惑其效果及作用,性急者已依圖練習。
畢竟免費且無需額外花費,不妨一試。
而大明周報的權威性也讓許多人深信不疑,以為此法經過禦批和禦醫審核。
殊不知,朱元璋對此事更為困惑:這賽華佗究竟是何方神聖?竟公開傳授如此秘法?莫非是隱世高人?不然怎知丹藥之害,又如何將複雜的八段錦簡化至如此地步?朱元璋雖對賽華佗身份好奇,但也渴望此法能助他長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儘管他自稱看破生死,但仍向往長生之道。
原本的世界裡,人人都想活得長久些,誰願意輕易放棄生命?尤其像朱元璋這樣的,身處繁華世間,更不會輕易認命。
賽華佗聲稱八段錦是延年益壽的絕妙方法,這立刻引起了朱元璋的興趣。
雖然他不確定是否真的能長命百歲,但哪怕是多活幾年,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於是,他依照報紙上的指導,先從簡單的熱身動作做起,如活動手腳和腰部。
報紙上提到,若不熱身便直接練習,不僅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儘管朱元璋對八段錦的效果半信半疑,但他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了練習。
這一嘗試,便一發不可收拾。
不僅朱元璋,連朱標、馬皇後以及應天府中的許多人都加入了修煉八段錦的行列。
頓時,整個大明的氛圍變得十分奇特。
這難道是要全民修仙了嗎?
)
事實證明,無論是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市井間的百姓,終究難以抗拒這種“真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