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府邸的密室內,燭光昏暗,氣氛凝重。
"周大人,這是家父托我帶來的信。"一位衣著華貴的年輕人恭敬地遞上一封密封的信函。
周延儒接過信函,仔細檢查封口無誤後,才緩緩拆開。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漸漸舒展,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令尊的擔憂,我完全理解。"周延儒放下信函,沉聲道,"皇上近來的一係列改革,確實有些...激進。"
"家父說,江南士紳對考成法和幣製改革尤為憂心。"年輕人小心翼翼地說,"這些新政若實施,將嚴重影響我等在地方的利益。"
"不止如此。"周延儒壓低聲音,"皇上近日還對晉商起了疑心,派廠衛暗中調查。若查出晉商與後金的貿易往來,恐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這..."年輕人麵露驚色,"皇上為何突然對商人下手?"
"為了錢,為了權。"周延儒冷笑一聲,"抄了東林黨的家還不夠,現在又盯上了晉商的財富。"
"那我等該如何應對?"年輕人憂心忡忡地問。
周延儒沉思片刻:"目前我在朝中地位穩固,皇上對我尚算信任。你回去告訴令尊,讓江南各家暫時按兵不動,表麵上配合朝廷政令,暗地裡可以拖延實施,或者尋找漏洞規避。"
"那考成法呢?這直接關係到我等在地方為官的子弟啊。"
"考成法表麵上是為了考核官員政績,實則是皇上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周延儒冷靜分析,"我已在朝中布局,會儘力將考成的標準導向有利於我等的方向。至於具體執行,地方上大可陽奉陰違。"
"周大人高明。"年輕人讚歎道。
"還有一事。"周延儒突然壓低聲音,"你回去告訴令尊,讓他聯絡江南各家,密切關注西北和遼東的局勢。若有變故,或許是我等的機會。"
"機會?"年輕人不解。
"皇上現在內憂外患,手中可用之兵有限。"周延儒意味深長地說,"若西北流寇或遼東後金有所行動,皇上必然分身乏術。到時候,我等或可借機..."
他沒有說完,但年輕人已心領神會,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周大人遠見卓識,家父定當銘記。"年輕人起身告辭,"時候不早,我這就告退,免得引人注目。"
"去吧,路上小心。記住,此事絕對保密。"周延儒叮囑道。
送走年輕人後,周延儒獨自坐在燭光下,眼神陰晴不定。他拿起桌上的信函,緩緩投入燭火中,看著它化為灰燼。
"崇禎啊崇禎,你以為清洗了東林黨,就能高枕無憂了嗎?"周延儒自言自語,"你不過是搬開了一塊石頭,卻不知石頭下還有更多的蛇蟲鼠蟻..."
與此同時,在江南某處豪華府邸的書房內,幾位衣著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圍坐在一起,低聲交談。
"京中傳來消息,皇上已經開始關注晉商了。"一位白須老者沉聲道。
"晉商?"另一人驚訝地問,"為何突然對商人下手?"
"還能為何?"老者冷笑,"自然是看上了他們的財富。東林黨的家產抄完了,該輪到晉商了。"
"那我等江南士紳,豈不是下一個目標?"一位中年男子憂心忡忡地說。
"正是如此。"老者點頭,"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可我們能做什麼?"另一人無奈地說,"皇上鐵腕手段,連東林黨都不是對手,我們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