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醉仙樓變得神秘起來,不少人互相暗中打探,結果發現很奇怪的一件事,大家竟然都沒去過醉仙樓。
所以醉仙樓到底是酒樓還是青樓?吃瓜百姓一時都摸不著頭腦。
偏偏這事被捂得密不透風,不僅得不到最新進展,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去打探。
因為這事不是秦默負責,而是梁王在負責,梁王不僅權勢滔天,而且所負責的事務都是機密,敢去打探梁王的消息有可能被扣上竊取國家機密罪。
但是越是不敢去打探的事情,越是能激發人的好奇心,所以醉仙樓附近經常有好事者經過,隻是才稍微靠近一些,看到如閻羅一般的羽林衛,馬上掉頭就走了。
這兩天楊震什麼也沒做,一來關於鹽鐵司的所有賬目還沒統計出來,二來,皇上好像把秦默這個欽差忘了一般。
不僅沒有給出任何指示,連醉仙樓那邊有什麼進展都沒通個氣。
因此,秦默有點窩火,好在他不是一點事都沒有,為了給定遠侯府的老大君準備賀壽禮物,忙得暈頭轉向。
楊震倒是沒笑話他,他明白一個人越是太在意一個人,越是容易患得患失,拿不定主意。
所以這兩天楊震一直在暗中關注輿論,不過打聽的越多就越無語,因為大部分百姓在幸災樂禍那些即將倒黴的官員。
就連不少讀書人討論最多的也是,關於管理鹽鐵官員的空缺問題。
而不是討論這事對朝廷造成什麼樣的惡劣影響,以及貪官汙吏的危害。
鹽鐵稅賦可是關乎天下民生,是帝國的根基,就沒有人能發現重點?
普通人難道不該憤怒一下?平時鹽鐵賣得那麼貴,用在朝政上也就忍了,被貪官貪汙還能接受?
由此可見,古代的百姓和現代的百姓關注點完全不一樣,思想也差彆很大。
這個時候,楊震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用現代的思維來分析朝局會產生嚴重的誤判。
問題是這種習慣性的思維還一時改不過來。
翌日,楊震到達議事廳的時候,發現秦默已經來了,而且精氣神還不錯,給人一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覺。
秦默一瞧見楊震,竟破天荒沒提正事,反倒指著身上的衣服,問道:“楊震,本王這身行頭如何?”
楊震今天心情不佳,倒不是因為案情和輿論的問題,而是他早上又吃了一顆龍顏丹,但是效果和之前相比,可以雲泥之彆來形容,內氣隻增漲了一點點,幾乎忽略不計。
原本還以為靠著這五顆龍顏丹可以練到八品,現在知道恐怕七品中期都到不了。
他明白同樣的良藥,藥效是遞減的,沒想到遞減的這麼多,這樣的落差讓他失落了好一陣子。
如今看到秦默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樣子,有點不是滋味。
定睛打量了一眼,隻見秦默發髻高束,整齊有序,一根溫潤玉簪斜插其中,襯得他氣質卓然,豐神俊朗。
腰間束著藍玉腰帶,與身上那件天青色袍服相得益彰,宛如從詩畫中走出來的翩翩公子,當真是陌上人如玉。
楊震打趣道:“這麼認真,難不成今日宮裡選秀?王爺這是要去湊個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