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三人在櫃台那邊怎麼問,他們都沒能從那辦事人員口中得到什麼具體的答複。
問就是自己想,自己找,總之就是暫時不發,等找到原因了才發。
自我反思。
這可把陳紅旗等人急壞了。
當村長這麼些年,還是頭一次碰見扣農業補貼的事。
都是埋頭苦乾,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能乾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啊。
“我們得罪誰了啊?”
坐在椅子上,陳紅旗長籲短歎,一腦門的問號。
“是不是那後山林地改耕地的事?”李家屯老村長提醒。
畢竟這些年一直倡導退耕還林,便是在青龍山這樣的山區,口號依然如此。
所以,要說有什麼地方會觸犯了上麵的規定,隻可能是這個。
因為是就事論事,陳紅旗倒也沒覺得老頭是在找陳斌的問題,皺著眉頭道:
“我思來想去,覺得也隻有這一點能被人說道了,畢竟彆的地方,大家這一年也都和往年一樣。”
說完,看向劉建國:
“建國,你給拿個主意吧。”
雖說三家在爭用水的時候,恨不得打死對方,但如今補貼被扣,又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倒也不顯得突兀。
畢竟都是為了自家村子。
劉建國倒是沒有兩個老人那麼憂慮。
他微微一笑道:
“問題肯定是出在藥田這件事上,但要說是因為改林為耕,我倒覺得不至於……這個文件陳斌當初親自跑的,不會出差錯。”
他彆的不信,但既然是陳斌親自出馬辦的事情,那就絕對經得起考驗。
真要有問題,那豈不是說連省裡的領導都有問題?
所以,問題在後山,在藥田,但肯定不在改林為耕。
“分析來分析去,說說咋辦吧。”李家屯老村長焦急道。
原因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該怎麼做,才能把補貼領到手。
彆看櫃台那邊隻說是扣了,但三人都是在這體製內的,太清楚這個“扣”有多少文章可以做了。
扣一年是扣,扣三年五年也是扣,可青龍山上那些村民,誰家能等個三五年?
今年扣三五年,明年呢?後年呢?
所以,必須要儘快把事情搞清楚,且徹底解決掉。
“打電話問問陳斌吧。”劉建國給出建議。
陳紅旗有些不樂意:
“怎麼一有事就找斌子,咱們三個才是村長,老讓人家操這閒心乾什麼。”
陳斌為青龍山已經做的夠多了,陳紅旗實在不想再因為這些破事讓陳斌費心。
陳斌的忙碌,他是肉眼可見的。
劉建國聞言一攤手:
“不找他,那您老給個解決辦法出來吧,看看您老認識什麼領導啥的,給這邊說句話,說不定就過了。”
這話算是戳到了陳紅旗的難處,老人沒好氣道:
“我認識個屁領導,我認識最大的也就咱們鎮鎮長!”
然而補貼這事是市裡管的,找孫天偉也沒什麼用。
劉建國嗬嗬一笑:
“所以還不是得找陳斌,青龍山上,要說誰有能耐一個電話擺平這件事,也就他了。”
李家屯老村長用混濁的眼睛看了看陳紅旗,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