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享用完香甜的南瓜小米粥、鬆軟的花卷和營養的鵪鶉蛋,小肚子飽飽的,精神頭十足。
老師們組織大家收拾好餐具,輕輕擦拭小嘴巴,準備迎接上午的學習活動。
今天的核心課程很明確:複習鞏固昨天的藝術口才課——《小烏龜找朋友》。
兩個班的老師們林悅、趙陽、周雨彤;蘇晴晴、孫瑤、張子軒都拿出了《藝術口才啟蒙》課本,翻到了熟悉的第二頁。
統一指令:“小朋友們,請輕輕拿出我們的藝術口才書,翻到有小烏龜的那一頁。”
林悅老師溫和地說:“今天複習,我們要玩一個小魔法——‘手指點讀’!請伸出你們的‘魔法小手指’食指)。”
蘇晴晴老師向日葵班也同步引導:“看老師怎麼做:當老師念‘小’的時候,我的手指就點在這個‘小’字上指著書上的‘小’字。
念‘烏’的時候,就點‘烏’字……就像給每個小寶寶一個輕輕的擁抱,告訴它:‘我認識你啦!’”
老師們放慢語速,清晰而富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同時用指尖一個字一個字地點在書頁對應的文字上。
動作輕柔而精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看清。
>小點)烏點)龜點)找點)朋點)友點)…
“來,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伸出‘魔法小手指’,跟著老師一起,一邊念,一邊點!”
老師們帶著小朋友,用同樣的慢速和指讀方式,完整地朗讀了三遍。
教室裡出現了可愛的一幕:五十個小腦袋湊在書本前,小手指小心翼翼地、笨拙卻又認真地隨著朗讀的節奏,在書頁上移動著。
有的點得準,有的點歪了,有的甚至點到了圖畫上,但那份專注和嘗試的勁頭,讓老師們都忍不住微笑。
林小夏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兩個教室的後門,靜靜觀察。
她看到小朋友們隨著老師的引導,小手指在文字上滑動,小嘴巴清晰地跟著念,心中暗讚:“好家夥!小孩子這學習能力和記憶力真是驚人!昨天剛學,今天就能跟讀得這麼流暢,指讀也學得有模有樣了!”
指讀這個看似簡單的小技巧,正是幼兒早期識字的萌芽,將抽象的符號文字與具體的發音、意義聯係了起來。
指讀複習結束,孩子們對兒歌內容已經爛熟於心。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部分——快板登場!
“好啦,‘魔法小手指’辛苦了,現在請休息一下。
我們要請出我們的節奏好夥伴——快板!”
老師們拿起快板,“還記得怎麼拿嗎?對,像拿小餅乾一樣輕輕捏住。”
老師們再次示範正確的持板姿勢。
“現在,跟著老師的節奏,我們一邊念,一邊打快板!”
老師們打著清晰、穩定的基礎節奏“噠噠噠”,同時大聲朗誦兒歌。
快板的節奏完美地配合著語言的韻律。
小朋友們興奮地拿起自己的快板,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努力跟上朗誦,一邊嘗試用快板打出“噠噠噠”的節奏。
教室裡頓時充滿了清脆的快板聲和稚嫩的童聲合唱。
雖然有快慢不一、節奏不穩的情況,但整體的氣勢和投入感十足。
喜歡穿越後,我用美食拯救幼兒園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我用美食拯救幼兒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