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午餐社交結束,工作模式重啟。
周雨彤和孫瑤主動承擔起午睡值班的任務。
她們輕手輕腳地回到各自班級的午睡室,坐在小椅子上,靜靜守護著孩子們的甜美夢鄉,隨時留意是否有踢被子或需要安撫的情況。
剩下的老師們——趙陽、張子軒、林悅以及蘇晴晴則聚集在明亮整潔的教師辦公室裡。
空氣裡還殘留著一點紅燒肉的餘香,但更濃的是紙墨和專注的氣息。
辦公桌上攤開了《藝術口才啟蒙》課本,翻到了《小烏龜找朋友》那一頁。
小巧的竹製快板被老師們拿在手中,反複練習著。
張子軒老師:他有著一定的藝術細胞畢竟女友是美術師,正嘗試設計不同的節奏型。
他一邊低聲哼著兒歌旋律,一邊用快板打出“噠噠噠|噠噠噠”的穩定節拍,又嘗試變化成“噠噠噠|噠噠噠”的切分節奏。
“嗯…這個節奏比較活潑,適合表現小烏龜剛出門時的心情?還是用更平穩的?”
他自言自語,在筆記本上快速畫著節奏符號。
趙陽老師:他性格更活潑外向,更注重動作和表情的配合。
他對著小鏡子練習:“‘小烏龜找朋友’——動作:模仿烏龜探頭探腦,快板輕輕打兩下‘慢慢悠悠河邊走’——動作:
身體慢悠悠晃動,快板打出舒緩的‘噠——噠——噠——’”他琢磨著如何用快板的輕重緩急來配合烏龜的“慢悠悠”。
蘇晴晴和林悅:也在互相討論:
“這句‘它嫌小猴太調皮’是不是該用短促、跳躍一點的節奏?配合小猴的活潑?”
“‘自己縮回殼裡頭’節奏要慢下來,聲音輕一點,表現失落感。”
“快板拿法要再統一教一下,早上小虎差點當錘子使。”
“分組練習還是集體練習?分組可能效果更好,但需要更多老師盯著…”
辦公室裡充滿了低聲的討論、快板清脆的試音聲和翻動書頁的沙沙聲。
老師們臉上帶著認真和期待,為下午即將到來的快板初體驗精心準備著,希望能讓孩子們感受到語言節奏的魅力。
與此同時,林小夏提著兩個沉甸甸、密封嚴實的超大保溫桶,和陳嬸、張大媽一起,穿過連接幼兒園和“榕芽小食堂”的通道。
還沒推開門,就聽到裡麵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推門進去,果然是熟悉的場景:午間用餐高峰!
幾張桌子坐滿了人,其中春風學院的大學生們阿宇、阿平、花花、小青、小白、張浩、劉洋、周雨晴)占據了兩張大桌,正埋頭苦乾,吃得熱火朝天。
旁邊還有幾位住在附近的熟麵孔鄰居。
林爸林媽在後廚忙得腳不沾地。
灶台上火焰升騰,鍋鏟翻飛,一份份誘人的釀豆腐、揚州炒飯、黃金蛋炒飯林爸林媽的手藝加上林小夏的指導,同樣驚豔被快速裝盤送出。
空氣裡彌漫著各種美食的混合香氣。
林小夏剛把保溫桶放在離廚房最近的一張空桌上,準備叫爸媽出來歇口氣。
她剛擰開其中一個保溫桶的蓋子,想先讓爸媽嘗嘗——
喜歡穿越後,我用美食拯救幼兒園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我用美食拯救幼兒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