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劉章結婚後便跟著劉章的嶽父乾點活,管理他嶽父的那一台挖掘機。深秋的淩晨五點,鬨鐘在婚房裡發出刺耳的蜂鳴。劉章翻身坐起,光腳鞋踩在冰涼的地板上,嗬出的白氣在臥室的燈光裡凝成細小的霧珠。新婚妻子在被窩裡翻了個身,嘟囔著"注意保暖",他輕手輕腳披上沾滿油漬的工作服,摸黑走向停放挖掘機的場地。
手機屏幕突然亮起,是車上司機語音:"哥,今天新來三台裝土車,注意做好記錄。"劉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在記事本上劃下重點。這已經是本月第十天的裝車記錄,隨著施工進度加快,整個工地的車輛調配愈發頻繁。
天剛蒙蒙亮,第一縷陽光掠過塔吊的鋼鐵支架時,劉章已經來到工地。他掏出手機打開工地管理app,對著每輛車的編號掃描。
"哥,加油車到了!"遠處傳來油罐車司機的喊聲。劉章快步走向臨時加油站,核對完油表讀數後,掏出隨身攜帶的記賬本。傳統的紙質記錄方式與現代技術在此刻奇妙地融合。劉章將挖掘機的車油蓋打開,司機便開始對挖掘機進行加油——他一邊用鋼筆工整地記錄來到工地的車輛,一邊用手機掃描油槍二維碼,將數據同步到雲端管理係統。陽光在油麵折射出細碎的光斑,他的影子與巨大的機械臂重疊,構成一幅充滿工業氣息的畫麵。
中午休息時,劉章在自己的丈母娘家吃午飯,午飯休息半小時便開著自己的摩托車抄起工具箱就往工地跑。趕到現場時,司機正滿頭大汗地檢查油路。"哥,這台機子今天乾活特彆費勁。"司機抹了把額頭的汗水說。劉章打開手機維修指南,對照虛擬模型一步步排查故障點,很快鎖定了堵塞的濾清器。在手機語音提示下更換濾芯後,設備恢複正常運轉,避免了一次可能導致停工的重大故障。
夜幕降臨,工地依然燈火通明。劉章將挖掘機該打黃油的地方全部打上黃油。看著各項指標都在合理範圍內,他終於鬆了口氣。
回到家時,劉章的老婆已經熱好了飯菜。餐桌上放著她新織的毛線手套,針腳細密而溫暖。劉章拿起手套戴上,手機突然震動,收到了司機發來的表揚信息:"哥,今天設備調度和故障處理都很及時,繼續保持!"窗外,挖掘機的轟鳴聲與城市的霓虹交相輝映,劉章知道,這就是屬於他的婚後第一份工作,平凡卻充實,在機械的轟鳴聲中,在高新技術的加持下,書寫著新時代建設者的故事。
深夜,劉章躺在床上,回想著這一天的工作。從清晨的設備檢查到深夜的數據分析,高新技術貫穿了他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讓原本繁瑣的機械管理變得高效而精準。他明白,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隻有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帶著對明天的期待,他漸漸進入夢鄉,而遠處的工地,依然燈火通明,機械的轟鳴聲,是這個城市永不停止的脈搏。
第二天,工地上的鋼筋混凝土早已被染成一片金紅。劉章握著手機,指尖輕輕劃過屏幕,手機屏幕投射出淡藍色的全息數據,每一輛土方車的位置、型號、工作狀態都清晰標注在虛擬地圖上。他的目光在數據間遊移,眉頭卻越皺越緊——自己記錄的數量是裝了80車的土,而管理員給自己報的數量是70車,少了10車的量。
劉章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數據偏差了。以前少記個三車五車的量,劉章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他不知道管理員這種刻意隱瞞的行為,背後究竟藏著什麼貓膩?
“哥,這麼早就來工地了?”司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劉章轉身,看到司機叼著煙,臉上掛著一貫的憨厚笑容。
“兄弟,關於昨天的裝土數量,我有些疑問。”劉章調出手機係統的統計畫麵,統計顯示挖掘機裝車量80,可你報給我的隻有70。”
司機的眼神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恢複鎮定:“可能是係統出了故障吧,工地這麼多車,車輛進進出出的,也許你記錯了。”他拍了拍劉章的肩膀,對劉章說:“哥,彆太較真,差不多就行了。”
劉章心裡冷笑一聲。我會記錯。除非有人刻意隱瞞,否則絕不可能出現如此大的誤差。
“兄弟,我覺得有必要再核實一下。”劉章接著說。
司機臉色驟變:“不要核實了,就按你的數量記好了。”
“手機係統顯示,這些裝土車輛在過去24小時內都有移動軌跡。”劉章調出詳細數據,“而且,與劉章的記錄完全吻合。
空氣瞬間凝固。司機的額頭滲出冷汗,他強裝鎮定地說:“我裝車去了。”說完,轉身就要走。
“你私自關閉設備定位,虛報數量,究竟想乾什麼?”劉章的聲音冰冷。
司機癱坐在地上,臉上的偽裝徹底崩塌:“我...我也是沒辦法。有個老板找我合作,讓我少記幾趟裝車數量賺外快,資金我們平分。我想著工地這麼多車輛,少記幾趟一時半會兒也發現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章歎了口氣。他摘下眼鏡,看著遠處忙碌的工地。科技雖然強大,但人心的貪婪卻防不勝防。不過,這次多虧了高新技術,讓真相無處遁形。
很快,劉章的嶽父趕到。劉章重新戴上眼鏡,啟動手機設備數據程序。司機是嶽父的親侄子,他知道,這場由數據偏差引發的風波終於平息了。但他也明白,在未來的工作中,科技與人性的博弈,還將繼續上演。
夕陽西下,工地上的裝土車依舊轟鳴。看著每一輛裝車的運行數據在眼前流動。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守護公平與真相的衛士。隻要堅守原則,任何試圖蒙混過關的行為,最終都將在數據的海洋中無所遁形。
這次事件也給劉章上了深刻的一課。在數字化管理的時代,高新技術雖然強大,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職業操守同樣重要。他決定監督,同時進一步完善手機係統的安全防護功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夜幕降臨,劉章最後檢查了一遍手機係統的數據。看著屏幕上標著80這個數字,他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和昨天的裝車數量一樣。科技與責任的結合,終將驅散所有的迷霧,讓一切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