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
蔣瓛將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唏噓:“允熥皇孫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又重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為跟隨在朱元璋身邊的人,有些事情他感受的非常清楚。
唏噓一番之後,他又有些糾結。
當初朱允熥大鬨奉天殿的時候,他可是逼著朱允熥將刀橫在了脖子上。
雖然他當時也是奉命行事。
但不管怎麼樣,朱允熥將刀架在脖子上是事實。
他想找個機會向朱允熥道歉,但他的身份,又注定不能與朱允熥走的太近。
錦衣衛指揮使,隻能效忠皇帝一人。
“唉...”
蔣瓛心中苦澀,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全憑朱允熥一念之間。
......
道路上!
遙望著大片大片的田野,陣陣微風襲來,讓人心曠神怡。
“皇爺爺,你還記得嗎?去年的時候,咱們在這裡與一老農交談...”
“皇爺爺你看,這是咱們去年種下的樹苗,沒想到已經長這麼大了。”
“皇爺爺...”
朱允炆學聰明了,放棄了與朱允熥交手,專心致誌的拉著朱元璋回憶他們二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切...”
朱允熥看穿了朱允炆的小心思,滿臉不屑。
真將朱元璋當成三歲小孩子了?
討好了就能得到皇位?
想屁吃呢!
一個皇帝,,或許會護短,或許會念舊,但他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江山社稷。
尤其是,朱元璋還是一個思想守舊的皇帝。
後世評價朱元璋‘小農思想’,這還真的一點沒有冤枉他。
細看一下朱元璋的實行的各種措施,可以發現,裡外都透露出同一個意思,讓朱家永坐江山。
無論是分封製還是百姓、郎中、軍人等職業固化,都是為了這個目標。
曆史上。
朱允炆能夠坐上皇位,最大的因素是朱標,其次是他的能力比朱允熥強,最後才是乖巧懂事。
“嗬嗬!”
朱元璋麵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朱允炆的喋喋不休,絲毫沒有讓他感覺煩躁。
相反,他還十分享受。
遠處。
百姓在田間辛勤的勞作。
朱允熥沐浴微風,看著在田間勞作的百姓,神情有些出神。
“百姓不容易啊!”
“應天府是皇城,這裡的百姓,日子稍微還好一點。”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現在咱們大明,還有百姓餓著肚子呢。”
朱元璋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滿臉苦澀。
他的出身,讓他對百姓很容易共情。
“確實,百姓不容易。”
朱允熥點點頭。
遲疑片刻,鬼使神差的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嗯?”
朱元璋聞言,抬頭看向朱允熥,眼中露出一抹詫異。
朱允熥麵色平靜。
朱元璋搖搖頭,看著田間勞作的百姓,眼中閃過一抹狡黠,說道:“允熥,你這小子主意多,知道的大道理也多,難道就沒想過要幫幫百姓們?”
朱允熥扭過頭,目光看向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