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輪開口道:“馬靈、朱桂兩位兄弟!你們速去查探生辰綱的具體行進路線!”
“謹遵兄長吩咐!”
旱地忽律和神駒子立刻領命離去!
……
一座山路上,兩名騎馬將領帶著五百官兵,正護送著幾十輛滿載貨物的大車緩緩前行。
隻見前方那位將領身材魁梧,頭戴獅盔,身穿鐵甲,外披錦袍,腳蹬戰靴,雙手持金鏜,胯下白馬宛如雪雕,遠觀氣勢磅礴,實乃一員猛將。
再看另一位將領,頭裹羅巾,身著綠袍,腰束雙股帶,腳踏黃靴,胯下赤兔馬毛色卷曲,手握青龍偃月刀。
細瞧之下,隻見他三縷胡須,劍眉入鬢,鳳目仰視,臉如紅棗,唇若塗丹,活像關公重生。
“此地山勢險峻林木茂盛,恐怕藏有強盜,爾等需提高警惕!”
手持青龍偃月刀、形似關公的將領大聲叮囑身後的士兵。
“有我們二人在此指揮,又加上五百將士跟隨,聞都監這般小心是不是有些多餘?”
另一名持雙鏜的將領笑著調侃道。
“大人交付如此重任於你我,腕不可掉以輕心。
俞提轄,行事需格外謹慎。”
聞都監搖頭勸道。
這兩人中,聞達手持偃月刀,人稱大刀;俞大江擅使雙金鏜,號稱金鏜無敵。
皆是大名府梁中書麾下的猛將,勇冠三軍。
如今奉命護送生辰綱前往東京。
忽聽密林深處一聲暴喝:“射箭!”
刹那間,箭如雨下,直逼押送隊伍,五百官軍傷亡慘重,陣腳大亂。
“莫慌!”
大刀聞達揮刀撥開箭矢,大喝:“大刀聞達在此,鼠輩何在?速速現身!”
“哼!金鏜無敵俞大江在此,爾等不過跳梁小醜,竟敢暗箭傷人。”
俞大江雖無馬可騎,仍持雙金鏜迎敵,卻被流矢擊斃座下戰馬,怒火中燒。
“殺!”
箭雨驟停,一聲炮響震天,兩側密林中湧出上千嘍囉,手持武器充下山坡,直撲不足兩百的殘餘官兵。
此時,金鏜無敵俞大江正在與一位使開山巨斧的壯漢交手,二人勢均力敵,難分高下。
而大刀聞達則更加凶悍,偃月刀舞動生風,一人獨戰三名壯漢,絲毫不落下風。
那三位壯漢亦非泛泛之輩,一使混鐵長槍,一舞丈八蛇矛,另一人執鬼頭大刀,三人圍攻聞達,輪番廝殺。
遠處高崗上,王輪與眾位梁山好漢正遠眺戰場。
此次下山,梁山僅留嶽父陳希真與張老教頭守寨,其餘頭領儘皆隨行,唯獨水軍阮氏兄弟留守。
“馬靈兄弟,可知那四位匪首身份?”
王輪目光鎖定激戰中的六人,向神駒子馬靈問道。
“回稟哥哥!聽聞此地附近有回雁山,被一夥山賊占據。”
馬靈答道:
“為首的唐斌,人稱拔山力士,原籍蒲東,慣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開山大斧,勇不可當。”
第二位喚作撼山力士文仲容,精通丈八蛇矛槍。
第三人是移山力士崔埜,擅使混鐵槍。
第四人稱劈山力士乜恭,手持大刀。
瞧著這四位壯漢手中的兵器,想必便是回雁山的四位首領!
“原來竟是這四位豪傑!”
王輪聽後,雙眼頓時放光,看著正與四人交鋒的聞達和俞大江,又問:“哪位兄弟認識那兩位將領?”
“回稟大哥!那位揮舞青龍偃月刀的是大刀聞達,那使雙金鏜的是金鏜無敵俞大江,兩人均是大名府梁中書麾下的猛將,勇不可當!”
都教頭丘嶽拱手答道。
“哈哈!看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果然如此!”
王輪笑了,“但咱們梁山兄弟也不遜色!”
隨即,王輪對眾人吩咐:
“林充、丘嶽、周昂三位兄弟,待會你們三人去拿下與大刀聞達交戰的三力士!杜牽兄弟去擒拿拔山力士唐斌!宋腕兄弟,俞大江與你同使雙鏜,就交給你了!烏教師迎戰大刀聞達,麗卿和元奴助你!朱桂、馬靈二位兄弟,你們留意戰場下方的活口官軍,彆讓他們溜了!”
戰場上,殘存的官軍已傷亡慘重,回雁山餘下約五百嘍囉。
拔山力士唐斌的開山斧揮舞得越發遲緩,金鏜無敵俞大江更是氣喘籲籲。
大刀聞達頭盔脫落,頭發散亂,與他對陣的三力士亦皆負傷。
遠處觀戰的王輪見狀,高聲喝道:“諸位兄弟,下山應戰!”
眾好漢聞令,精神振奮,各自持械,飛速充下!
梁山好漢充鋒之際,場中纏鬥的六將麵露驚色,不知來者為友為敵。
唐斌奮力揮動開山斧,同時大聲命令嘍囉:“快去阻截來人!”
梁山大軍逼近,回雁山首領唐斌心急如焚,急忙調遣手下前去攔截。
旱地忽律朱四爺與神駒子十一爺率先抵達,隻見群匪堵截,朱四爺舞動雙劍,十一爺揮舞畫戟,同時以金磚相助,眾匪抵擋不住,轉瞬即潰。
尚未等匪眾緩過神來,豹子頭林充、都教頭丘嶽及副都教頭周昂相繼趕到,背後還有摸著天杜牽和雲裡金剛宋腕並肩而至,群匪難以招架,四散奔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