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遼使誠心歸順,不如先召王輪班師回朝,以免生變。”
調遣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等九位節度使入京駐防,以穩固京師安全。
此外,當前大名府正遭河北悍匪田虎侵擾。
臣以為,陛下可下旨催促大都督王輪迅速回軍平亂。
大名府乃王輪根基所在,他必定會領軍返回平息叛亂。
聽聞此言,道君皇帝麵露喜色:“高太尉忠心可鑒,就依你所言行事。
立刻派人傳令十大節度使即刻赴京聽候調遣!
另,高卿還需告知遼國使者,朕已應允遼國求降之事,並召回王輪部眾,助其解除燕京困境。”
話說東京金鑾殿上,道君皇帝與眾臣商議,準備下詔命王輪撤軍遼國,解遼主之困。
然而,眾人皆知,之前派去行刺王輪之舉未能得逞,此番王輪心中定然懷恨在心。
即便有太師蔡京策劃河北悍匪田虎攻占大名府,以及太尉高俅建議調集九大節度使進京護駕,但王輪勢力屢次擊潰遼軍,迫使遼主遣使至東京乞和,顯然非同小可。
若論王輪麾下的濟州白虎軍團突襲,僅憑東京現有的兵力,恐難敵其鋒芒。
故而,道君皇帝心中憂慮不已。
退朝後,剛回書房,內侍便報稱殿前太尉宿元景有急事求見。
道君皇帝暗忖,宿元景常駐大名府,此次來訪恐與王輪相關。
於是說道:“快請他進來。”
不久,宿太尉來到書房,恭敬地向道君皇帝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宿愛卿免禮。
剛退朝,你又來見朕,不知有何要事?”
道君皇帝問道。
宿太尉進殿奏報,稱大名府大都督王輪遣人找他,提出希望朝廷賜予兩百名年輕宮女,以配其麾下眾多單身將領。
此事重大,宿太尉不敢擅自決定,特來請聖裁。
道君皇帝聽後沉思片刻,表示王輪等人守衛邊疆,勞苦功高,這一請求並無不妥,準其所請,並命宿太尉辦理此事。
宿太尉繼續奏道,王輪夫人仰慕慕容桂妃,希望能邀請桂妃赴大名府做客。
道君皇帝聽罷,立即拒絕,認為此舉不合禮製,不可讓桂妃前往。
同時警告王輪不得無禮。
宿太尉又補充說明,若皇帝拒絕其請求,王輪威脅將親自帶兵至汴梁討說法。
道君皇帝聽聞後震怒,斥責王輪野心勃勃,竟對桂妃心存覬覦,完全不把皇家威嚴放在眼裡。
宿太尉深知此事複雜,加之王輪手下勇猛,而京城防守能力有限,建議暫時安撫王輪,待時機成熟再聯合其他將領共同應對。
道君皇帝雖憤怒,但也認可宿太尉的建議,暫且應允王輪的要求,以穩定局勢。
聽罷宿愛卿之言,道君皇帝陷入沉思,許久後方緩緩開口:“愛卿所言甚是,朕當親自前往慕容愛妃處曉以利害。
此事絕不可聲張,以免損及朝廷威嚴。”
……
王輪率領親信將士,以及豹子頭林充與惡頭陀廣惠的部隊,朝檀州疾馳而去。
臨近檀州之際,王輪派遣馭風哪吒康捷先行入城聯絡朱雀元帥石寶,約定待炮聲響起,內外夾擊田豹營寨。
隨後,他又命令林充、關勝、聞達、徐寧、畢勝率三千精銳埋伏於檀州城東五裡,而廣惠、鮑旭、竺敬則統率另一支三千人馬埋伏於西五裡。
王輪叮囑道:“田豹圍城已久,必定疲憊不堪。
諸位今晚五更時分即令部屬銜枚潛行至敵營附近。
一旦聽見我方炮響,兩隊人馬迅速出擊,配合城內石寶、武鬆、魯智深的軍隊,力求一舉擊垮田豹。”
林充與廣惠領命各自領兵出發後,王輪帶著高廉、宣讚、阿裡奇、公孫勝、喬道清、李宗湯及燕雲十六騎護駕,指揮剩餘四千兵力直逼檀州城下的田豹大寨。
大軍列陣完畢,搖旗擂鼓挑戰。
很快,有探子快馬回報田豹與軍師董師道。
田豹生性跋扈,軍師董師道建議謹慎行事,但田豹不以為然,執意要出寨迎戰。
董師道苦勸無效,田豹盛氣淩人,不屑一顧,甚至對自家兄長舊部如孫安、卞祥亦不尊重。
他憤怒反駁:“軍師莫憂,我軍實力不弱,城內石寶、武鬆、魯智深又能如何?還不是被我們困住?”
田豹不信邪,無論對方那四百三十人的隊伍歸屬何方,長途跋涉必定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