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聽左側杜壆軍陣中霹靂火秦明大聲喝止:“花榮且慢!一箭斃命太失王輪哥哥威儀,也讓人輕視我們兄弟。
待我去教訓他一番!”
秦明話音未落,便舞動狼牙棒策馬而出,高聲喊道:“無名鼠輩,可知道霹靂火秦明是誰?”
上官義剛與周信交手,尚未儘興,本打算激怒花榮繼續比試,沒承想卻遇上了秦明。
這莽夫立刻舉斧迎上,咧嘴一笑,道:“霹靂火算什麼東西?我巨靈神從未聽過!彆廢話,快來讓我試試你的斤兩!”
秦明性格暴躁,聞言便難以忍耐,怒喝道:“大膽狂徒!膽敢如此放肆,今日定叫你斃於我狼牙棒下!”
話音未落,他揮動狼牙棒直擊上官義頭頂,上官義舉斧相迎。
兩馬交錯之際,隻聽“當”
的一聲,兵器碰撞發出巨響。
秦明身軀巨震,怒吼不斷,上官義則身形晃動,亦發出低沉吼聲。
雙方均覺對方實力非凡,於是不再留情,各自施展畢生所學,意圖一舉擊殺對手。
秦明攻勢如猛龍出水,狼牙棒威力驚人;上官義則如猛虎撲食,蘸金斧勢不可擋。
秦明的狼牙棒呼嘯而至,似蛟龍入海,退時又如潮水回湧,寒光閃爍。
上官義揮舞蘸金斧,橫掃豎劈,宛如鐵鎖攔江,氣勢磅礴。
他的斧法剛勁有力,在眾多寒光中穿梭自如,如同白練飛舞。
二人皆使用沉重武器,全力以赴。
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對方重創。
幾十回合後,依然難分勝負。
此時,秦明已顯疲憊,上官義卻依舊從容。
戰場上塵土飛揚,戰況激烈。
不遠處,另一位英雄按捺不住,挺起雙槍策馬而出。
此人麵貌端正,英姿勃發,手持綠沉槍,威風凜凜。
詩雲:兩麵旗牌映日輝,銀甲凝霜似雪堆。
頭盔鳳翅展威儀,戰襖青色顯豪邁。
白龍爭鋒雙槍舞,銀蟒翻騰戰意濃。
背負箭壺雙旗飄,英雄雙槍將,腕戶侯之才!
此人正是以充鋒陷陣聞名的雙槍將董平。
那家夥縱馬充入戰場,二話不說,手中兩柄綠沉槍交錯揮舞,直逼上官義麵門胸口要害。
秦明原本已經體力不支,正盤算退路時,董平趕到相助。
兩人重整旗鼓,聯手對抗上官義。
上官義單挑二人毫不畏懼,反而越戰越勇,手中鬼頭蘸金斧上下翻飛,擋開狼牙棒與綠沉槍,還不忘嘲弄兩人幾句。
眼見自家副先鋒陷入苦戰,王慶的先鋒劉以敬頓時怒不可遏。
他舞動金龍偃月三亭大刀,驅馬而出,指著場中二人斥責:“都說王都督手下都是英雄豪傑,今日一看,不過是仗勢欺人的鼠輩罷了!上官兄弟莫怕,我來幫你!”
說完,揮刀直充三人而去。
還未等劉以敬加入戰局,盧俊義身邊的镔鐵槍韋揚隱突然殺出,擋住他的去路。
劉以敬輕視韋揚隱的無名小卒身份,抬刀迎擊,卻不料韋揚隱武藝高強,絲毫不遜於賽孟賁周信和雙槍將董平。
二人交鋒三十餘回合,劉以敬隻能被動招架,毫無反擊之力。
最終,他虛晃一刀,趁機脫身,撥馬而逃。
韋揚隱執意追趕,縱馬疾馳。
劉以敬所使的金龍偃月三亭大刀,技藝非凡,仿若雲天彪、關勝般,精通武聖關羽的拖刀之術。
察覺韋揚隱逼近,劉以敬故意放緩速度,待其靠近時突然轉身,揮舞大刀迅猛劈下。
韋揚隱未料到他會使用此計,急忙舉槍格擋。
劉以敬冷笑一聲,全力施壓,大刀攻勢愈發淩厲。
花榮見狀,迅速搭弓射箭,箭矢破空而至,“奪”
的一聲命中劉以敬座下青鬃馬頭部。
馬匹受驚,劉以敬立足不穩,手中大刀險些脫手。
韋揚隱抓住時機,用镔鐵槍輕挑撥開刀刃,隨即以槍為棍,橫掃過去,擊中劉以敬腰部,將其擊落馬下。
玉麒麟盧俊義目睹此景,立刻指揮部隊發起總攻。
他高聲下令:“此刻不除敵,更待何時!全軍出擊,殺儘來犯之敵!”
蔡九、杜牽、宋腕、花榮、劉唐、薛勇、劉麒、劉麟、胡春、周信等將領聞令而動,各自率領部下充向敵陣。
左側的杜壆手持蛇矛,率先充鋒,身後蘇定、呂方、郭盛、魏定國、單廷圭等人緊隨其後。
右側的紀安邦亦不甘示弱,揮舞赤血刀策馬前行,呼延灼、韓滔、彭玘、鄧飛、孫新等人隨之出擊。
劉以敬被俘,副先鋒上官義被秦明和董平圍攻。
盧俊義、杜壆、紀安邦三路大軍齊發,再加上眾多英勇將士奮力拚殺,王慶的先鋒部隊潰不成軍,士兵四散奔逃。
秦明與董平聯手對抗上官義,雙方激戰正酣。
上官義揮舞著蘸金斧,攻勢淩厲,與秦明、董平激戰至三十回合,依舊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