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又一次進貨了。
他在張哥那邊試過了手,渠道跑得順了,口碑也打出來了。張哥不久前打電話過來,說那批聯信bp機不到兩天就清了,還有客戶回頭問他:“你那還有沒有?”
聽完這話,李向東當晚就去一口氣進了十五部聯信bp機,背了個包,連夜趕回縣裡。
回到縣裡,天還沒亮透,他直接去了張哥那邊。
張哥一見那一包貨,眼睛頓時就亮了:“喲,真是說來就來啊?你小子這腳程快得跟送急件的似的。”
他一邊拆包驗貨,一邊嘴裡還在誇:“成色真不錯,這批機子要是穩定供下來,我這邊幾個老攤販的渠道全能吃得下。”
李向東把包放穩了,笑道:“就怕你吃不下。”
張哥抬頭瞥了他一眼,嘴角一咧:“你試試,看我吃不吃得下。”
話說得輕鬆,驗貨卻一點沒馬虎。
十五台機器,一台一台裝電池、試信號、聽蜂鳴,每一台都沒問題。張哥臉上的笑意越驗越明顯,數錢的時候也爽快,一千一百、一千二、一千三……不到二十分鐘,整筆賬全結清。
李向東手裡攥著那厚厚一遝現金,心跳卻沒因為賺錢而加快,反而安靜下來。
換在半個月前,他聽了這話肯定激動得睡不著。但現在,他隻覺得肩頭的壓力又重了一分。
這條線他一個人還能跑多久?要是張哥手頭吃飽了、市場擴不動了呢?他不能把未來綁在一個客戶上。
綠皮火車晃晃悠悠,拉著一節節座椅掉漆的車廂從縣城往南開。
李向東靠在硬邦邦的座椅上,手邊放著帆布包,裡麵裝著剛從張哥那收回的一疊現金。生意做成了,錢也賺了,可他一點沒鬆懈。
現在的路子還算順,但也就張哥一家。他知道,想走得遠,光靠一個人、一個客戶,不夠。
這趟車上人多,有的提著蛇皮袋,有的背著大包小包,一看就知道是做生意的。靠窗的位置坐了個三十出頭的男人,皮膚黝黑,胳膊搭在窗沿上,戴著頂褪色草帽,腰上掛著個半開的塑料腰包,裡頭鼓鼓囊囊。
李向東看了幾眼,心裡有數——也是乾貨的。
那人察覺到他的目光,回頭衝他笑了一下,沒多話。但車開出一站後,主動搭了話頭。
“兄弟也是做生意的?”他一口川味普通話。
“嗯,小打小鬨,做點倒貨。”李向東笑答。
那人一聽立馬來了精神:“我也是,從我們那邊出來的。內江,聽過不?”
李向東點頭,“四川的?火鍋辣得出名。”
“對頭!”那人笑了,搓搓手,“這不,我是去深圳那邊拿點貨回去賣,聽人說那邊bp機、電子表比我們那兒便宜得多,質量還好。”
“你準備自己跑貨回去?”
“先試一回,錢不多,就當打聽行情。”那人搓了搓褲腿,話裡全是試探,“兄弟你在那邊混久了?有熟的路子沒?”
李向東眯著眼,腦子飛快地轉起來。
這種人——肯跑、能賣、沒渠道,就是最理想的下遊客戶。
他盯著對方,語氣放慢了點:“你回去,打算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