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芷在廁所躲了好久。
直到周清樹問她是不是掉進去了,才慢吞吞扭捏著出來。
接下來節目的錄製進行的格外順利。
這家店麵開的很小,牆麵被熏的泛黃,
但店內的硬件設施卻乾淨整潔。
周清樹將美食故事講述的頭頭是道,然後訴說出了這家店麵背後的故事。
烙鍋貼的是頭上已經落了白發的老人,他說這手藝是從老一輩傳承下來的。
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有百年的曆史了。
隻可惜這片居民區馬上就要拆遷了,這百年的回憶也要告一段落了。
周清樹按照劇本流程走,禮貌詢問,
“我們節目組已經聽說了北街要被拆遷,
李師傅是否考慮過換地址開家新店呢?”
提起這,老人熟練的揉著麵,嗓音沉悶又帶了些遺憾,
“不開啦,都是些粗茶淡飯。”
“來吃的也都是附近的老顧客。”
“價錢低、毛利潤也低,每天起早貪黑就掙這麼一兩百塊錢,”
“老伴這兩年身體不好,大兒子你們也看到了,
坐在門口的那個,小時候發燒燒壞了腦子。”
“小兒子在外地工作又買了房,全是用錢的地方。”
“說實話,我們家也是在等這筆拆遷款。”
“錢能救人命,這家店不行。”
聽到老人的話,大家心裡都有些不是滋味。
周清樹沉默了片刻,順勢把話題引了過來,
“有句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
“一份鍋貼的背後蘊含著往事,熱愛、堅韌等多種情緒混合在一起,
隨著食物之本湧入大家心底。”
“不管李師傅做了怎樣的選擇,是平凡亦然也是最不平凡。”
麵對鏡頭,溫芷也許還有些不好意思,
但在周清樹的帶領下也漸漸的放鬆下來。
小巷外的居民已經排起了長隊,
溫芷側身看了一眼,麵對鏡頭回之微笑,
“一份鍋貼蘊藏著的不光是食物本身的美味,還有人文情懷。
“多少人從這裡離開,
又有多少人為了這一口再也忘不掉的味道重新回歸。”
白色裙擺微微擺動,溫芷的表達越發流暢自然。
“五味陳雜總用來形容人生,
此刻我想讓它來讚賞每一位心中固守情懷的人。”
兩人這段台詞原本是沒有的,但導演卻沒有打算喊停。
後麵排隊的人群也不由自主的點起頭,
“我不是本地的,但就是因為這一口味道,特意開車五百公裡來吃的!”
“我也是!聽說小店要拆遷了,專門從大老遠來的!”
“這檔節目是不是專門拍美食的?我好像在央視上看到過。”
還有一些居民也給出了好評,
“老李家的鍋貼最好吃!”
“這小姑娘說的沒錯,彆看我六十多了,
這家店也是我從小吃到大的,走到哪都忘不來這口味。”
這一期的周清樹和溫芷配合默契,將群眾的情緒完全帶動了起來,
這反響莫名其妙的好,導演一直沒喊哢,臉上難免認真起來。
這期節目看來是要爆啊。
而攝像機的身後。
忙碌了一上午的李老頭看著門口排起的長隊,聽到大家的讚賞。
又看看坐在門口吃糖的傻兒子,心裡格外不是滋味。
他扭過頭,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彆人不舍,他更是不舍,
如果不是為了生活···
一道黑色身影遞過來一張手帕,他抬起頭看向麵前這位嘉賓。
周清樹伸出手落在李師傅的肩膀上,安慰道,
“李師傅。”
“腳步落在哪裡,哪裡就會升起灶火。”
“傳承的從來不隻是一家店,
而是出神的技藝和心。”
而在兩人的後麵,眾人都默默的點了點頭,心裡泛起漣漪。
後續節目組又補充了一些鏡頭,大家忙活了一整天的時間,
“鍋貼記”這一素材終於準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