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郊區,一棟彆墅裡。
大導演薑斌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默默地抽著煙。
作為國內知名的大導演,之前一直以拍商業大片聞名海內外。
可是他內心裡卻有一個文藝夢,想拍一部清新的文藝片。
這樣,一來致敬他逝去的青春。
二來送到國內外電影節,去搏幾個獎回來。
經過數年博弈,投資方終於妥協,答應了他的要求。
但預算卻大幅度縮減。
他想拍六十年代背景的故事,按照他嚴苛的個性,需要一比一地搭建布景,這樣才能顯得真實。
可投資方的預算,根本不支持他這樣做。
剛才,他跟資方幾個大佬吵了一架,最終鬨得不歡而散。
如今他陷入左右為難之中。
一方麵是藝術追求,一方麵是資本壓力。
這幾乎是一個無法兩全的矛盾體。
正在這個時候,他桌上的手機響了。
拿起來一看,是副手常威打來的。
兩個人已經合作很多年了,彼此都知根知底。
“薑導,跟資方談崩了吧?”
常威在電話裡語氣輕鬆道:“我就知道那些人的尿性,你要拍商業大片,多少錢他們都投。
但一提到拍文藝片,所有人都頭疼。”
“拍文藝片,是我的夢想。”
薑斌氣憤地道:“可你猜那幫人怎麼說?
讓我去攝影棚搭假景湊合。
我特麼拍的是舞台劇,還是電影?”
常威道,“我馬上就到你家了,我這裡有你感興趣的東西。
你看了一定高興。”
薑斌道:“我現在都快被拍攝地給急瘋了,哪有什麼高興的事?”
“等到了你就知道。”
常威不置可否,直接掛斷了電話。
過了約有十分鐘,常威拎著一個筆記本包走了進來,滿麵春風道:“薑導,我先給你點乾貨,看看感興趣不?”
說著,把幾張照片推到薑斌麵前。
薑斌滿頭霧水的拿起照片一看,頓時眼睛便直了,快速地翻了翻,手微微顫抖地急問道:“這是哪裡拍的?
是原景還是電腦製作?”
“當然是原景,”常威道,“這是漢東省一個叫陳小凡的,發到咱們官方郵箱的照片。
他這是實景拍攝,沒有半點後期製作。”
薑斌激動地喘著粗氣,眼睛始終沒有離開照片,不停地翻看,激動的聲音也發顫道:“這就是我想要的場景。
完全都是六十年代的建築。
難道,現在還有保存這麼完整的村落?”
常威打開筆記本電腦道:“這是一個新近在網上爆紅的景點,在漢東省林州市,通元縣的桃源村。
我從攝影論壇上搜到,有許多攝影師都去那裡拍過照。
您看看這些攝影師拍的,是不是很美?”
薑斌翻看著攝影論壇的照片。
攝影師鏡頭下的桃源村,正是他夢想中的場景。
原生態,沒有半點後期搭建的氣息。
“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薑斌激動地拍著大腿道:“去這裡拍攝,比搭建的場景更加真實。
而且不費錢,可以說兩全其美。
簡直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馬上聯係當地,能不能借用這裡拍攝。”
“當然能,陳小凡就是他們本地官員,是他主動聯係的咱們。”
常威道,“隻不過……他們有個小小的要求。
他們為了助力鄉村發展,近來辦了個采摘節,想讓主演陸寒庚拍一張摘山貨的海報。
說白了,他們就是想蹭蹭流量,順便搞一下宣傳。
隻要答應這個要求,他們當地政府會全力配合咱們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