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兵工廠的窯爐在深夜噴吐著赤紅的火舌,嬴傒掀開厚重的棉簾,熱浪裹挾著金屬熔液的氣息撲麵而來。陳武赤裸著上身,正在指導工匠鍛造玻璃弩箭,他後背的蒙氏雷紋刺青在火光中若隱若現,宛如遊動的火焰。
"公子,"他擦了把汗,遞來一支半成品弩箭,"精鐵芯和玻璃纖維的結合還是有問題,昨天試射時炸了三支。"
嬴傒接過箭杆,指尖撫過連接處的縫隙。玻璃纖維纏繞的尾翼觸感粗糙,與現代複合弓的碳纖維截然不同。"用魚膠試試,"他沉吟道,"把玻璃纖維浸在煮沸的魚膠裡,再纏繞在精鐵芯上,或許能增強韌性。"
工匠們麵麵相覷,顯然對"魚膠"的用法存疑。嬴傒輕笑,取過一個玻璃燒杯,倒入透明的膠狀物:"這是鰾膠,熬製時加入明礬和朱砂,既能粘合,又能防腐。"他演示著將纖維浸入膠液,再層層纏繞在箭杆上,"三日之後,便可試水。"
陳武皺眉看著燒杯:"公子怎知這些旁門左道?"
"不是旁門左道,是格物之理。"嬴傒取出袖中的琉璃珠,珠內"傒"字與爐火交相輝映,"萬物皆有其性,善用之,則可為利器。"他轉頭望向兵器架,那裡陳列著二十麵玻璃盾牌,每麵都有半寸厚,"盾牌測試如何?"
"能擋普通弩箭,"陳武走到架前,拍了拍盾麵,"但麵對匈奴的青銅重箭,怕是......"
"所以需要改良。"嬴傒示意工匠抬來新製的盾牌,表麵多了一層網格狀的精鐵紋路,"夾層嵌入精鐵網,玻璃與鐵相互支撐,可分散衝擊力。"他拿起弩箭,對準盾牌射出,箭頭撞擊盾牌發出清脆的響,卻隻留下淺淺的凹痕。
工匠們發出驚呼,陳武眼中泛起光芒:"如此一來,天鏡騎的防禦可提升數倍!"
"還不夠。"嬴傒搖頭,取出一塊透明玻璃片,薄如蟬翼卻堅如磐石,"這是石英玻璃,熔點更高,韌性更強。可惜產量太低,隻能先用於箭頭。"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的星空,"等太學的礦物研究院提煉出純矽,或許能批量燒製。"
子時三刻,兵工廠的一角忽然傳來爭吵聲。嬴傒趕過去,見張良正與工頭對峙,前者手中握著一支玻璃弩箭,後者滿臉通紅地辯解:"這是次品,按律當毀!"
"為何是次品?"嬴傒接過箭杆,發現尾翼略有歪斜。
"回公子,"工頭叩首,"尾翼不正則射程偏斜,按天工監規矩,不合格者需回爐。"
張良折扇輕揮:"但此箭用料考究,毀之可惜。不如交於商社,作為警示樣品,讓工匠們知道何為瑕疵。"
嬴傒看著箭杆上的工匠印記——那是個小小的"工"字,與李工的令牌如出一轍。"留下吧,"他輕聲說,"在箭杆刻上"慎"字,置於太學格物堂,讓弟子們明白,哪怕一絲偏差,也可能致命。"
張良挑眉,扇麵上的齒輪圖案在火光中轉動:"公子這是要借次品立威?"
"不是立威,是立信。"嬴傒將箭插入兵器架,"天工監的每一件兵器,都關乎將士的性命,容不得半分馬虎。"他摸出胡姬送的玻璃護甲碎片,碎片邊緣還帶著未乾的血漬,"還記得望樓司之戰嗎?若當時有這玻璃盾,青霜或許......"
陳武的手不自覺按上劍柄,眼中閃過痛楚。青霜是林營的精銳,三個月前為保護嬴傒,用肉身擋住了閻樂的弩箭。"末將定當督促工匠,"他的聲音低沉,"讓每一麵盾牌,都成為死士的第二條命。"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嬴傒獨自來到兵器庫。月光透過天窗,照亮了整排玻璃盾牌,泛著冷冽的幽藍。他伸手撫摸每一麵盾牌,仿佛在撫摸將士們的生命。想起胡姬在後宮說的"每一片玻璃都該映著光明,而非鮮血",心中忽然泛起一陣絞痛。
"秦歌,"他對著黑暗低語,"你在實驗室裡追求的是真理,而我在這裡,追求的是讓真理成為保護百姓的鎧甲。這兩者,究竟哪個更有意義?"
無人回答,唯有窯爐的餘溫漸漸散去。嬴傒取出琉璃珠,對著月光轉動,珠內隱約映出胡姬的麵容。他知道,此刻的椒房殿,她一定也在借著玻璃鏡的反光,遙望著同一輪明月。
"很快了,"他輕聲說,"等玻璃兵器量產,等水渠通水,等太學弟子遍布天下,我們就能真正迎來海晏河清。"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爬上兵工廠的屋簷,嬴傒走出大門,看見李工帶著一群囚徒趕來。少年腰間仍係著那塊碎玻璃,卻換上了嶄新的工服,胸前彆著"天工"徽章。
"公子,"李工遞上一個木盒,裡麵裝著十幾支玻璃弩箭,"俺們照著您的法子改良了纏膠工藝,您看......"
嬴傒抽出一支,尾翼平整如鏡,箭尖的石英玻璃閃爍著寒芒。他轉頭望向陳武,後者微微點頭,眼中帶著讚許。
"很好,"嬴傒將箭插入箭囊,"告訴大家,這些箭將由你們親自試射。若合格,每人賞十枚玻璃幣;若不合格......"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期待的臉龐,"便再改,直到合格為止。"
李工握拳行禮,囚徒們發出整齊的應和聲。嬴傒望著他們走向靶場的背影,忽然想起現代工廠裡的工人,一樣的年輕,一樣的充滿希望。他知道,這些人不再是囚徒,而是大秦的工匠,是未來的希望。
這一日,關中兵工廠的上空回蕩著弩箭破空的尖嘯。每一支玻璃弩箭的射出,都在為大秦的未來築基;每一麵玻璃盾牌的鑄就,都在為百姓的安寧護航。而嬴傒,站在兵工廠的高處,看著這一切,終於明白:真正的天鏡,不在天上,而在人心,在這些用雙手創造未來的人手中。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