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的更鼓敲過三更,嬴傒踏著凝結的霜花踏入天工監工坊。熔爐內的火光將青磚照得發燙,二十餘名工匠圍坐在玻璃坩鍋爐前,火星濺在他們布滿老繭的手上,留下轉瞬即逝的灼痕。為首的老匠正用鐵鉗夾起半透明的齒輪坯,對著月光眯眼細瞧,斷裂麵上的氣泡如星子般密布:"公子,第七次了,這玻璃齒輪還是扛不住水流衝擊。"
嬴傒接過碎成兩半的齒輪,指腹觸到斷麵的粗糙紋路,想起現代實驗室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的金屬疲勞圖譜。喉頭泛起一絲苦澀——沒有精密鑄造設備,僅憑黏土模具和手工打磨,想要做出耐磨損的玻璃齒輪,無異於在竹簡上刻集成電路。"把石英砂比例提到七成,"他將碎片扔進回收爐,綠色的玻璃溶液翻湧著金紅波浪,"再加五錢鉛丹,降低熱膨脹係數。"
辰時三刻,胡亥的鎏金鑾駕碾過工坊前的碎石路,少年皇帝被此起彼伏的叮當聲驚得縮了縮脖子,龍靴剛落地就蹭到地上的玻璃碎屑,發出刺耳的刮擦聲:"皇叔,這叮叮當當的,莫不是在煉仙鐘?"他湊到工作台前,鼻尖幾乎碰到正在冷卻的齒輪組,睫毛被熔爐的氣浪燙得微卷。
"陛下請看,"嬴傒轉動竹管閥門,水流注入玻璃容器,帶動下方的齒輪緩緩咬合,發出清越的哢嗒聲,"此乃"天鏡鐘",以流水為動力,比銅漏刻精準十倍。"他掀開玻璃防護罩,露出內部交錯如蛛網的齒輪組,陽光穿過齒牙間的縫隙,在青磚上投下跳動的光斑,"這些齒牙每轉百圈,便是一個時辰。"
胡亥盯著轉動的指針,龍冠上的珍珠墜子晃進熔爐,險些被烈焰吞沒。當他看見熒光刻度盤在暗處泛出幽藍,突然拍手大笑,震得案頭的玻璃量器嗡嗡作響:"妙!比日晷方便百倍!給朕的寢宮也置一座,省得夜夜讓宦官報時。"
嬴傒望著皇帝雀躍的模樣,心中卻浮現出瑞士鐘表博物館裡的十八世紀機械鐘,那些精密到毫米的齒輪曾讓他癡迷。指尖無意識劃過新鑄的玻璃軸承,觸感粗糙如砂紙——這已是天工監能做到的極限。"陛下,"他指著齒輪組邊緣的裂紋,"還需再試十次,方能杜絕崩齒。"
午後的陽光透過工坊天窗,照在新刻的鐘盤上。嬴傒用金剛石刻刀在玻璃麵上鑿刻刻度,熒光粉隨刀鋒滲入凹槽,宛如夜空中的星宿。老匠捧著琉璃燈湊近,忽然低呼:"公子,這粉竟比磷火還亮!"
"此乃用辰砂與蜃殼煉製的"天鏡熒光","嬴傒吹去碎屑,想起現代熒光塗料的配方,心中一陣悵然,"夜中視物無需燈燭,可保百年不褪。"他想起實驗室裡用的熒光顯微鏡,那些能照亮細胞結構的神奇光芒,何時才能在這時代重現?
黃昏時分,首座玻璃鐘表開始試運行。嬴傒屏住呼吸,看著竹管注入的水流推動主軸,齒輪組發出規律的哢嗒聲,如心跳般沉穩。當指針在熒光刻度上走過一圈,他掏出懷中的沙漏對比,瞳孔驟然收縮——誤差竟不足半盞茶。
"成了!"老匠們爆發出歡呼,有人激動得撞翻玻璃溶劑,綠色的液體在青磚上蔓延,如一條流動的翡翠。胡亥聞訊趕來,看見指針穩穩停在"酉時三刻",竟解下腰間玉帶擲在地上:"皇叔真乃天工轉世!這鐘...能算出大秦國運否?"
嬴傒拾起玉帶,觸到上麵冰涼的蟠螭紋,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館見過的漢代計時器。"陛下,"他指向鐘盤上的十二辰刻度,水流衝擊齒輪的聲響在工坊內回蕩,"此鐘算的不是國運,是民心。"他想起司農寺報來的農時混亂,補充道,"待太學與各郡縣都置上此鐘,百姓便知何時播種,何時收割。"
這一夜,嬴傒在工坊修改圖紙,玻璃油燈的光映著齒輪傳動圖上的裂紋分析。張良推門時帶起穿堂風,吹得圖紙嘩嘩作響:"公子,三川郡傳來密報,舊貴族說鐘表是"逆天妖物",煽動流民砸了商社的展示鐘。"密信末頁畫著燃燒的鐘表圖案,邊緣用熒光粉描著扭曲的鬼臉。
嬴傒握著玻璃筆的手驟然收緊,墨汁在羊皮紙上暈開團霧。他盯著圖紙上標注的"軸承改良方案",想起現代機械設計課上的滾珠理論。"讓商社連夜製作百座小型座鐘,"筆尖劃破紙張,發出刺耳的聲響,"隻售予商賈——他們最懂"時間即金錢"的道理。"
三日後,鹹陽廣場豎起首座公共玻璃鐘。嬴傒親自為百姓演示:"看這長針,指到"辰時"便是開市,"申時"收攤。"人群中擠出來一位老丈,破布鞋上還沾著冬小麥的泥土:"這下好了!再也不會摸黑趕早集,賣錯時辰糧了!"
胡亥站在鐘樓上,龍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忽然抓住嬴傒的手腕:"皇叔,這鐘...能走一千年麼?"
嬴傒望著鐘樓下攢動的人頭,琉璃珠在掌心發燙。他想起原子鐘那億年不差的精度,再看看眼前這台靠水流驅動的粗糙儀器,喉嚨湧上一股複雜的滋味:"陛下,"他指向鐘擺下方的玻璃減震器,"若保養得當,走百年不難。"頓了頓,補充道,"百年後,大秦的子孫自會造出更準的鐘。"
暮色中的天工監,嬴傒獨自站在新落成的鐘樓下。指針哢嗒劃過"戌時"刻度,每一次轉動都像在叩擊曆史的閘門。他想起實驗室裡那台價值千萬的原子鐘,想起那些能丈量納秒的精密儀器,此刻卻隻能靠雙手和智慧,在這青銅與竹簡的時代,硬生生鑿出一條科技之路。
"秦歌,"他對著鐘盤上的熒光刻度低語,用的是穿越前的名字,"你在國家授時中心校準原子鐘時,可曾想過,兩千年前的一聲鐘響,能讓整個文明學會丈量時間?"
夜風穿過工坊的窗欞,吹動齒輪圖紙上的注解,與鐘表的哢嗒聲交織成奇妙的韻律。嬴傒知道,這台玻璃鐘表不僅是計時工具,更是一把鑰匙——當大秦人開始用分秒規劃生活,當時間被精確丈量,這個古老帝國的齒輪,終將在科學的刻度上,碾開通往現代文明的第一道車轍。而那些在鐘盤上閃爍的熒光刻度,終將如天鏡之光,照亮每個被時間銘記的瞬間。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